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控制炎症、预防进一步的睑球粘连。某些黏膜溶解剂如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抑制黏液丝形成和异常的黏液分泌。另外,外侧和内侧睑缘缝合术能够通过减少有效的眼表蒸发面积来改善眼部症状。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有助于保护角膜,预防永久性角膜上皮缺损。由于这些患者的眼表条件差、黏蛋白分泌减少,所以医生应密切观察其有无接触镜紧贴综合征(tightlenssyndrome)的出现。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容易引起感染性角膜炎。
局部及全身性应用的维生素A能够改善Stevens-Johnson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眼表面状况,从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局部应用维生素A类物质(retinoid)后患者可出现症状减轻、视力提高,孟加拉红染色、Schirmer试验和鳞状化生都会有所改变。可局部应用0。01%~0。05%的维生素A眼膏2次/d涂眼。维生素A的应用可增加眼部感染和睑缘炎的发生,为减少其副作用可逐渐减少用量。
在处理由Stevens-Johnson综合征毒性表皮坏死溶解引起的永久性角膜上皮功能障碍患者时,可行角膜上皮成形术。将受体角膜行浅层切除后,将供体的角膜植片放置在同一位置。这时,角膜上皮细胞就可以延伸并覆盖受体的角膜和结膜。
一旦上皮生长稳定后,就可以进行Ⅱ期角膜移植以提高视力和去除角膜基质瘢痕。这些患者的主要术后并发症包括药物性角膜上皮损伤、倒睫和黏蛋白缺乏。
对那些角膜上皮愈合不良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患者,可考虑试用人工角膜。人工角膜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眼睑蜂窝织炎、人工角膜脱出、房水渗漏、人工角膜后膜、眼内炎和进行性青光眼等,在选择该治疗方案时应全面考虑其利弊。
二、预后
Stevens-Johnson综合征毒性表皮坏死溶解对全身的损害较大,其并发症可能会终生存在。Stevens-Johnson综合征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的预后与早期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为进一步减轻该病对视力的损害,最重要的是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为改善其预后,在皮肤病变早期对眼部进行详细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考虑到其严重的并发症,如倒睫、角膜上皮疾患和继发性感染。角膜上皮成形术、睑缘缝合术、无防腐剂人工泪液和矫正倒睫都可能有助于改善该综合征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