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老年骨质疏松症 > 正文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症在骨折发生以前多无症状,部分病人可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出现身高下降并且逐渐出现脊柱后凸。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骨折好发于椎体、股骨近端和桡骨远端,轻微创伤即可导致上述部位骨折。一项研究表明,50岁以后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性女性约40%,男性约13%。椎体骨折最为常见。60~70岁妇女发生率最高。75岁以上妇女及80岁以上男性发生率明显增加。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种毁坏性病变,15%~20%的病人在病后1年之内由于各种并发症而死亡,且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倍。50%以上的存活者终生致残。 骨质疏松症可以全身起病,也可以局部起病,主要病变包括骨折、以及与骨折发生部位相关的临床表现。椎体骨折可以表现为弯腰、举重物或咳嗽后出现背部疼痛,或是无症状的进行性的身高下降或脊柱后凸。大部分骨折发生在中下位的胸椎或上部分腰椎。疼痛性质和程度各异,可表现为不适、钝痛以及锐痛,活动时疼痛增加,有时疼痛可向腹部放射。急性疼痛通常在4~6周后缓解,在伴有脊柱后凸驼背的多发性骨折患者,常出现慢性疼痛。如脊柱后凸加重,患者将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前臂、髋骨以及股骨近端的骨折通常发生跌倒之后,往前跌倒时常出现科勒斯骨折(Colles’fracture),而往后跌到常导致髋骨骨折。肋骨骨折最常见于继发于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也可见于其他因素。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