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的症状有: 一、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出血症状发生前有潜伏期,短者可于服药后数小时内发病,长者可数月后发病,一般5-10天,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二、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表现为紫癜、鼻衄或女性月经过多、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尿色加深,偶尔还可见肾脏受损征象,如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等,神经系统的症状甚少见。 三、常见的出、凝血性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骨髓病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都有巨核细胞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等特点。血小板减少可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最早出现的表现,也可能是经过治疗之后血红蛋白及粒细胞恢复正常,血小板尚未得到恢复。骨髓病性疾病如癌肿浸润时血小板减少,大多为肿瘤细胞损害巨核细胞,因此血小板生成减少。 2、理化因素抑制骨髓:理化因素如电离辐射、烷化剂、抗代谢剂、细胞毒性制剂等在治疗恶性肿瘤时,血小板减少是常见的并发症,或者直接毒害骨髓细胞,或者发生免疫反应。此类因素大多使骨髓弥漫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全血减少,但少数患者巨核细胞对射线的作用较敏感,因某些病人可只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巨核细胞减少。 3、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的因素:氯噻嗪类药及其协同剂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除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机理外,还抑制血小板的生成,而且后者更为重要,一般认为是药理学的作用。患者表现为骨髓受抑,巨核细胞减少。 4、其他:雌性激素偶尔可以引起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乙醇可以抑制血小板生成,这是长期大量饮酒病人血小板减少的较常见的原因,临床少有出血表现,停止饮酒后,血小板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