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肝动脉结扎术:肝损伤行局部缝合或肝部分切除术后仍有出血,阻断第一肝门后出血减少说明出血多来自肝动脉,可行肝动脉结扎术。以下情况可采用:A.星芒状、中央型破裂伤;B.深度断裂伤;C.肝广泛爆炸伤;D.广泛扩展的肝包膜下血肿。由于门静脉占肝血供的60%~70%,血氧饱和度高,肝脏有广泛的侧支循环,肝动脉结扎后虽有短暂的肝缺血,但侧支循环迅速建立可不影响肝功能。只结扎肝左动脉或肝右动脉的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术,止血效果与肝动脉结扎术相似,但对肝功能影响更小。
肝血供丰富,有时仅行肝动脉结扎术止血并不彻底,结合缝合术或填塞术,效果更佳。需注意有时肝动脉结扎术后可发生胆囊坏死,这与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胆囊床血供有关。有人主张行肝动脉结扎术的病人应常规切除胆囊,以免缺血坏死。对于肝硬化或已行广泛的肝周韧带游离者,应禁忌行肝动脉结扎术。
⑥肝移植术:近年来随着新型免疫抑制药的应用,对某些不可逆性肝病行肝移植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能否用于严重肝外伤,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极重度的肝外伤病人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和肝功能衰竭,此类病人仍可采用风险极大的肝移植术。
Esquivel在1987年首先报道2例,其后先后有个案报道(Angstadt,1989;Ringe,1991)。其中Ringe采用两步法,先将损伤的肝脏切除,彻底的止血,并积极扩容纠正休克。在无肝期采用生物人工肝及多种辅助措施维持病人的生命,同时紧急寻求供肝,二期肝移植,取得了成功。肝外伤行肝移植术多为急诊手术,往往在技术及肝供源上存在问题,目前文献报告不到10例,术后约40%的病人存活,尚难常规应用于临床。但可以大胆地预测,随着移植术的发展,肝移植术将是挽救那些极重度肝损伤病人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