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 > 正文

感染性心内膜炎肾损害的治疗方法

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治疗一般均能使肾炎逆转,氮质血症消失。许多抗生素从肾脏排出,有些抗生素对肾脏有毒性。如果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抗生素剂量应作相应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获得控制,但肾功能仍继续恶化时,应注意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药物的肾脏毒性作用一般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如青霉素族和万古霉素)或急性肾小管坏死(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当青霉素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时,往往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热缓解约1周后再度发热,伴有麻疹样皮疹和瘙痒,以及嗜酸粒细胞增多等。停药后症状即可缓解,肾功能亦能改善。鉴别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肾脏病变有困难时,须做肾活检。

经过适当抗生素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被控制,而肾炎症状仍无好转者,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2、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可少量多次输鲜血、冻干血浆或人血白蛋白、多种氨基酸等,以改善全身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适当应用营养心肌药物,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急性心功能不全者按心力衰竭处理,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须行血液透析治疗,甚至作肾脏移植。

3、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急性主动脉瓣或二尖瓣闭合不全,导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感染不易控制或瓣膜及瓣环有脓肿形成,以及反复的栓塞发生,而内科治疗无效者,应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寻找手术时机,争取施行瓣膜置换术;或对感染的人工瓣膜或动静脉瘘以及房、室分流等行手术治疗。

二、预后

感染性心内膜炎经有效治疗,菌血症根除后肾脏病变可以康复,而肾炎的临床表现仍可持续达数月,且肾炎临床康复后,肾脏组织活检还可有肾炎病变的征象。少数广泛而严重的肾损害,可变为慢性,迁延不愈,发展至肾功能不全。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