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 > 正文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有哪些症状

2、慢性肾损害:除上述提及的急性肾脏损害作用,有人提出每天使用NSAIDs大于1年,可以使慢性肾损害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可能是由于肾乳头坏死所致,最近一份统计资料表明长期使用NSAIDs(单独或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将引起肾乳头坏死,而与传统的止痛药肾病相比,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男性较女性高(1.9∶1)。

3、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血压增高:钠潴留是使用NSAIDs的常见并发症,约发生于25%的患者,这一正钠平衡一般非常短暂而且常无临床意义,但也可以发生显著的钠潴留,对于易于发生肺水肿的患者应严密观察,使用NSAIDs可以引起利尿剂耐药,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的患者,大剂量非胃肠道应用利尿剂的作用常因共同使用NSAIDs而削弱,同样,使用NSAIDs可以引起高钾血症,这可以发生于肾功能正常和不正常的患者;对血钾处于较高水平,又必须使用NSAIDs的患者应监测血钾水平。

此外,NSAIDs还可以引起血压增高,从理论来说,由于NSAIDs可以降低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其应该降低血压,而NSAIDs同样有减少水和钠排出的作用,故可以导致细胞外液容积增加和高血压;NSAIDs能消除血管舒张剂PG对血管紧张性可能在其中起了一定作用。

4、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止痛药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突发性血栓形成等,如30~49岁的妇女长期服用非那西丁,20年后其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2倍,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

5、恶性肿瘤:长时间使用止痛药,还可以导致泌尿系恶性肿瘤,此时,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可以是多发性和双侧的)移行细胞癌和肾细胞癌的发生率增加,50岁以下的妇女,滥用止痛药物是引起膀胱癌的最常见原因,而对于年轻妇女这一疾病并不常见,滥用止痛药15~25年,泌尿系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常发生于临床证实为止痛药肾病的患者,止痛药肾病相关的泌尿系恶性肿瘤的主要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因此,对止痛药肾病患者进行长期监测是必要的,如新出现血尿必须进行尿液细胞学分析,必要时还可以进行膀胱镜和逆行肾盂造影术检查,较为谨慎的作法是对停止用药数年内及持续用药的患者每年进行细胞学检查,止痛药肾病患者进行肾移植后膀胱上皮癌的发生率与止痛药肾病所致的终末期肾衰患者的发生率相似,可达10%,因此,有人建议肾移植前切除原肾,但这一方案的有效性尚未被证实。

NSAIDs所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血尿素氮,肌酐的显著升高,严重的水钠潴留,高血钾可与急性肾衰不相平行,多为可逆性,通常无需透析;长期使用NSAIDs(4~5年以上)可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形成永久性肾损害,剧烈腰痛和血尿可以和所用NSAIDs的剂量和疗程无关,有时单次使用NSAIDs即可出现这些症状。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