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食管裂孔疝
本病是胃部分或全部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而发病。大部分病儿进奶后溢奶或呕吐乳汁,重者吐棕色或咖啡色物。主要根据X线拍片明确诊断,胸片可见胸腔内有胃泡影,进一步行钡餐透视可确诊。病情严重时及时及时行疝还纳及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轻者可先行保守疗法,不见好转再行手术治疗。
二、以腹胀、呕吐、呼吸困难、发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1、新生儿胃穿孔
病因不清,可能与新生儿胃酸偏高、胃内压增高及先天性胃壁发育缺陷有关。穿孔多位于前壁胃大弯侧。病儿多在生后2~3日内发病,腹高度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腹式呼吸受限,腹壁水肿、发红,肺肝界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由于腹胀致呕吐、呼吸困难、发绀,症状急骤恶化,多于病后1~2日内即出现中毒性休克,病死率高达50%以上。腹穿可抽出大量气体及胃内容物,X线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确诊后宜及时急诊手术。
2、胎粪性腹膜炎
胎粪性腹膜炎系指在胚胎期因肠管穿孔,胎粪进入腹腔后而引起的化学性无菌性腹膜炎,在肠管周围形成广泛粘连,根据肠管闭合时间的早晚分成腹膜炎型及肠梗阻型两种。如生后穿孔未闭合,生后1~2天即出现典型的新生儿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X线摄片可发现特有的钙化斑而确诊。本病如经X线拍片或B超检查,在胎儿期即可发现钙化阴影,于产前做出诊断。治疗应根据病理类型而定,腹膜炎型应急诊手术,行穿孔缝合或腹腔引流术,肠梗阻型可行保守疗法或手术治疗。
三、以频繁呕吐、呕吐物以乳汁(不含胆汁)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本病多于生后2~3周发病,发病主要表现为食后即吐,吐后强烈求食感,呕吐物为乳汁不含胆汁,呕吐呈喷射状。营养不良、消瘦,大便及尿量明显减少,体重不增为其临床表现。上腹部可见胃型及蠕动波,右上腹腹直肌外缘处,可扪及纺锤状软骨样肿块。X线钡餐透视可见幽门管细长>1cm,幽门窦可见弧形压迹。确诊后应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症状改善,远期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