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牙周炎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龈下刮治、手术治疗和定期复查等方式进行治疗。这种疾病通常由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缝残留物。选用含氟牙膏有助于抑制细菌生长,饭后漱口可减少食物残渣滞留。避免横向暴力刷牙,防止牙龈机械性损伤。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保持刷毛弹性。
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涂抹消炎,或口服甲硝唑片控制厌氧菌感染。伴牙龈脓肿时可短期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疼痛明显者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药物治疗需配合机械清创,不可自行长期使用抗生素。
通过超声波洁治器清除龈下结石和病变牙骨质,必要时进行根面平整术。深度超过4毫米的牙周袋需分次刮治,配合局部麻醉减轻不适。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2周内避免过冷过热饮食。该操作能有效消除菌斑滞留因素。
对于牙槽骨吸收明显的患者,需行翻瓣术暴露根面进行彻底清创。广泛性骨缺损可选择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入生物膜促进牙周组织修复。松动牙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重度病变无法保留的牙齿建议拔除后修复。
治疗后每3-6个月进行牙周探诊检查,监测菌斑控制情况。每年拍摄牙片评估骨组织变化,发现复发迹象及时干预。吸烟患者需戒烟,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建立终身维护计划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
单纯性牙周炎患者应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等。适度咀嚼粗纤维食物刺激牙龈血液循环,避免用牙开瓶盖等硬物。建议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配合牙间隙刷清洁邻面。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时须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复杂性牙周炎导致牙齿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