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通过观察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落后、基础代谢率降低等典型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测。甲减可能由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碘缺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血清TSH、FT4检测及甲状腺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导致骨骼生长延迟,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骨龄落后实际年龄。患儿可能出现囟门闭合延迟、乳牙萌出晚、四肢短小等特征。先天性甲减新生儿筛查可发现TSH异常升高,需立即开始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甲状腺激素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甲减儿童常表现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特殊面容如眼距宽、鼻梁低平。需与苯丙酮尿症等代谢性疾病鉴别,治疗需长期规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并定期监测智商发育水平。
患儿可能出现畏寒少汗、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等低代谢表现,部分伴有声音嘶哑、舌体肥大。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胆固醇升高、肌酸激酶增高。需注意与营养不良鉴别,确诊后需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维持TSH在正常范围。
甲减可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便秘,严重者出现脐疝。新生儿期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需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等消化道畸形,治疗期间需配合膳食纤维补充和腹部按摩改善症状。
长期未治疗的甲减儿童可能出现心率缓慢、心音低钝,心电图显示低电压。婴幼儿可表现为喂养困难、活动减少。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治疗过程中需警惕药物过量引发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持续嗜睡、便秘、皮肤粗糙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日常需保证碘盐摄入但避免过量,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曲线。治疗期间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需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加重代谢负担。学龄期儿童应关注学习能力评估,必要时进行教育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