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再发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由于某些因素,如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在破裂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腔突然阻塞,引发心肌缺血坏死。此外,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过度劳累是常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力劳动、剧烈的体育活动以及持续的精神紧张和疲劳会增加心脏负担,使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且狭窄,无法完全扩张,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剧烈的体力负荷还可能导致斑块破裂,进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情绪波动也是重要诱因之一。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可以触发急性再发性心肌梗死。
暴饮暴食后也容易发生急性再发性心肌梗死。摄入大量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在已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下易形成血栓。
寒冷刺激也可能导致急性再发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再发性心肌梗死的高发期。
便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用力排便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应重视保持大便通畅。
吸烟和大量饮酒同样可诱发急性再发性心肌梗死,这些行为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并增加心肌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