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沉默性缺氧的原因容易引起什么症状
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发生缺氧后往往会出现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沉默性低氧”。北京老年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田蓉提醒,居家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呼吸频率变化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来识别和避免老年人重症的发生。
田蓉介绍,老年人出现缺氧后有时反应不明显,是由于老年人反应较年轻人迟钝,对缺氧没有那么敏感。同时,病情较重时,老年人可能会出现神志、认知方面的障碍,影响其向家属描述病情,导致照护者对老人缺氧的情况疏于发现。因此,在居家照护时,对于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的健康状况一定要特别关注。
老年人脏器功能、免疫力都较低,往往伴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病。有些老年人由于长期居家,还存在疫苗接种不全的情况。因此,老年人是发生新冠重症的高风险人群,是健康监测的重点对象。田蓉提醒,居家过程中,老年人如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居家3天经对症治疗体温仍大于38.5摄氏度,基础疾病急性加重,神志和饮食出现障碍等情况,都需及时送医就诊。
居家时往往缺乏专业的监测手段,怎样才能及时识别并避免重症的发生呢?田蓉说,可以通过观察呼吸频率变化和经皮血氧饱和度来识别。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至20次,当发生重症新冠肺炎时,呼吸频率可超过每分钟30次。对于老年人来说,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就需要特别关注。
同时,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在95%至100%,当血氧饱和度不超过93%时提示存在重症。因此,田蓉建议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在家中备一个指夹式脉氧监测仪。对于长期缺氧的慢性心肺疾病患者,不能单独以经皮血氧饱和度判断病情变化,需结合患者既往血氧饱和度数值和自身症状体征进行判别。
此外,田蓉介绍,在门诊过程中,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时抗原或核酸已经转阴了,但咳嗽、胸闷等症状仍未改善,经胸部CT检查发现发生了肺炎。“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也发生在一些年轻患者身上。”她提醒,“阳康”后也要重视久咳不愈的情况,如果咳嗽症状长期不见缓解,并影响睡眠作息,或还有持续低烧,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检查,以防小病变大病。
老人缺氧的最严重后果
老人缺氧最严重的后果通常是窒息死亡,缺氧是指器官、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供给或对氧的利用障碍,而引起机体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大气中的氧通过呼吸进入肺泡,弥散入血,与血红蛋白结合,由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被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老人身体抵抗力较弱,或伴有一些基础病,身体机能对于氧气的摄取及利用相对较低,因此,要警惕老人缺氧的发生。
如果缺氧长期得不到纠正,细胞损伤难以恢复,并会导致器官病变,严重缺氧将引起机体代谢,甚至组织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严重缺氧会给机体带来严重危害,最终可导致机体的心、脑等重要脏器由于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障碍,尤其是呼吸系统,缺氧的最先表现为感觉憋气、呼吸不畅,严重缺氧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减弱,或出现潮式呼吸,甚至呼吸停止,发生窒息,所以,老人缺氧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窒息死亡。
缺氧的发生并不都是严重的情况,缺氧后果的严重程度,与缺氧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轻度缺氧只会引起呼吸不畅,进行深呼吸可有效缓解轻度缺氧,及时纠正缺氧,可以避免或减少组织器官的损伤,迅速恢复机体代谢功能,并不会对机体造成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