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健康新闻 > > 正文

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有哪些 谈“酵”色变酵米面类食品有哪些

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有哪些

近日,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不断发酵,引发社会关注,因为此次中毒事件造成多人死亡。其实在农村地区有关酵米面类食品中毒的事件并不少,但情节没有这么严重,这次就连国家卫健委也提醒大家慎吃酵米面类食品。那酵米面类食品有哪些?具体包括以下这几种,一起来看看吧!

酵米面类食品-摄图网

一、酵米面类食品具体有哪些?

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汤圆、河粉等。酵米面类食品的主要原料有玉米、高梁米、小黄米、大黄米、小米、稗子米等等,用这些粗粮作为原料经过加工发酵而成的民间食品。

在广西百色、河池地区一带山区农村常有吃酵米面(壮族俗称吊粑,苗族俗称汤粑)的习惯,由此引发的酵米面中毒频频发生,给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酵米面类食品-摄图网

二、酵米面食物中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中毒潜伏期1~72小时,多在进食后2~24小时内发病。中毒后会感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体温一般不高,少数病人于发病后数小时有中等度发热。继之出现肝、肾、脑、心等实质脏器受损害症状,中毒重的病人可出现皮肤变黄、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有的病人可在发病数日后病情突然加重而死亡,死亡率一般在50%以上。

酵米面类食品-摄图网

三、怎样预防酵米面中毒发生?

1.严禁用浸泡的玉米、霉变的玉米制售食品;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

2.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尽量做到吃多少做多少,要勤换水,保持卫生,防止异味产生;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

3.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鲜银耳;由于进食变质银耳与酵米面中毒一致,因此要学会正确辨别银耳的质量:正常干银耳经水泡发后,朵形完整、较大,菌片呈白色或微黄,弹性好,无异味;变质银耳不成形、发黏、无弹性,菌片呈深黄至黄褐色,有异臭味。发好的银耳要充分漂洗,摘除银耳的基底部。

如果出现酵米面类食品中毒症状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马上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喉部催吐。

谈“酵”色变酵米面类食品有哪些

中国科技新闻网10月20日讯(亦辉)酵米面食品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粗粮细作的加工方法,在我国很多地区,会使用各种粗粮浸泡在水中,浸泡发酵十余天,通过发酵之后做成酵米面,然后再制成各种食品。

为什么酵米面会引发中毒?

在制作过程中,因气温高、潮湿等原因,易发生食物霉变污染细菌产生毒素。引起此类食物中毒的细菌为椰毒假单胞菌所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也称酵米面黄杆菌毒素,新鲜银耳霉变腐烂后食用也可造成同样的中毒。

有哪些食品易产生米酵菌酸?

(1)臭碴子、酸汤子、吊浆粑、发酵工艺的汤圆等发酵面米食品风险性很大。

(2)不新鲜的粿条、湿河粉、湿米粉、肠粉等,超过48小时不可食用。

(3)长时间泡发的银耳、黑木耳等,本身并不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但泡发环境很容易受到污染,要现泡现吃,泡发超过24小时的尽量不要食用。

(4)自制的酒类,自制的酒类,要遵循合格的生产工艺,避免杂菌污染,出现酸味,大量泡沫后不要饮用。

(5)潮湿环境下,受潮、发霉的米面,极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无论加工成烙饼,面条、汤圆等都不能食用。

米酵菌酸的中毒症状

该毒素严重损害人的肝、肾、脑,造成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伤。中毒者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呕吐物可呈咖啡色。严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血尿、皮下出血、四肢抽搐、昏迷、狂躁及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发生中毒如何处理?

发现中毒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用手指等刺激咽喉部呕吐,并进行洗胃和导泻,尽快排除毒物,凡吃过同种食品者,不论是否发病,均应送往医院救治。

国家卫健委提示,慎重食用长时间发酵的酵米面类食品,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类食品。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