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救援重症病患的创新技术,或许对许多人而言并不熟悉。它在治疗呼吸衰竭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成就。ECMO技术起源于心脏外科的体外循环技术,最初于1975年成功应用于新生婴儿的严重呼吸衰竭治疗中。到了198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院的Bartlett医生创立了全球首个ECMO中心,随后全球各地建立了140多个类似的中心。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ECMO技术经历了显著改良,应用范围也得以拓宽。
该技术的核心构成包括膜肺和血泵,分别模拟肺部的气体交换和心脏的泵血功能。工作原理如下:血液经静脉抽出后,通过膜肺进行氧气吸收和二氧化碳排出,完成气体交换。之后,经处理的血液或回输至静脉(VV模式),主要用于呼吸辅助;或返回动脉(VA模式),此模式下血泵可替代心脏泵血,同时支持呼吸和心脏功能。当患者的肺或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ECMO能暂时接管气体交换或泵血任务,为患者争取到恢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