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元素,占据地球内部质量的48.6%,对于氮化合物的氧化、污水处理、火箭燃料以及航空、航天和深海潜水等多个领域,包括动植物呼吸,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在动物呼吸、燃烧及各类氧化过程中被消耗,但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氧得以持续补充。
如何检验氧气是否充满或存在呢?一种简便的方法是使用带有火星的木条。当把这样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继续保持燃烧状态,那就证明氧气已经充满容器。而若将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同样复燃,则确认瓶内气体为氧气。
氧气对于人体新陈代谢至关重要,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吸入的氧气经过转换,在体内成为可用的氧分,我们称之为氧饱和度。血液携带氧饱和度输送到全身,为各个器官提供能量,其供应水平直接影响着心脏和大脑的功能状态。心脏的泵血效率越高,血液中的氧饱和度也就越丰富;同样,心脏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强,意味着心脑及全身能获得更高浓度的氧气,从而促进关键器官的良好运转。
追溯氧气的起源,地球早期的大气环境中并未含有氧气,主要由甲烷、氨等还原性气体构成。氧气的出现归功于两种过程:非生物性的水分子光解作用,以及生物参与的光合作用。特别是光合作用,对地球大气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从还原性到氧化性的转变,确保了由水分解产生的氧气能够循环利用,防止了水资源的流失,并逐渐累积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这一变化不仅深刻改变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代谢模式,还促进了生物体型的演变,例如在石炭纪时期,氧气浓度曾高达35%,直接促成了依赖氧气渗透呼吸的昆虫体型变得异常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