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疾病常识 > > 正文

青少年近视不用管 成年后度数就不涨了是真的吗

许多青少年在学习征途上奋斗的同时,也戴上了眼镜。据统计,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率达到了约52.7%,与2019年相比较,这一数字呈上升趋势。尽管学校实施了护眼操、普及护眼知识及鼓励户外活动等措施,以期减少近视风险,但成效并不显著。这背后,部分原因在于公众对于视力保护存在一些误解。

有人认为,孩子因羡慕他人戴眼镜而声称自己视力不佳,想效仿。他们认为轻微的视力问题无需治疗,长大后自然会好转。另一些人则将青少年近视归咎于沉重的学习负担和长时间用眼,期待成年后视力能自行恢复。但这些观点是否站得住脚?

实际上,即使成年后,近视度数仍有可能继续增加。虽然普遍认为18岁后视力趋于稳定,因为眼球的生长期大致在此时结束,但眼球轴长受用眼习惯等因素影响,可能持续变化直至成年。这并不意味着近视度数会随之稳定,不当的用眼习惯仍可促使近视加深。

临床数据揭示,成人眼球轴长每增加1毫米,近视度数或相应增加250至300度。高度近视(超过600度)不仅需要依赖眼镜或视力矫正,还可能增加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眼疾的风险,对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保护视力,防止眼镜“过时”极为关键。青少年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视力问题,应及时配镜矫正。眼镜需定期更换,尤其是出现损坏时。此外,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如正确的阅读姿势、限制连续用眼时间、防止眼部受伤,对预防近视同样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青春期若出现视力下降,不应忽视,应尽早进行专业检查并佩戴合适的眼镜,以遏制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增长,确保眼睛健康。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