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疾病常识 > 肝癌 > 正文

肝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超声影像检查肝癌的结果有哪些

肝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今天来教大家如何“手眼并用”识癌症,用眼睛可以发现肝癌的早期症状,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手来发现肝癌信号。

首先是找到肝的准确位置:肝位于腹部的右上部,事实上,肝的体积较大,从右季肋区一直延伸过上腹正中。正常情况下肝脏被肋骨所挡,我们无法直接触摸到。但肝的上方紧贴着横膈,所以深呼吸时肝脏会被横膈推动下移,这时就可以在肋下触摸到了。

这里建议大家采用平躺的方式,双腿微屈,深呼吸,用手摸右侧肋骨下缘。若只能摸到肋骨,说明肝脏没有严重癌变的风险;如果能明确摸到肝脏,并伴有明显疼痛,说明已经是较为严重的肝癌了。临床研究表明,大概有1/3的肝癌患者可以在肝区摸到肿块。

除了肝区摸到肿块,还有一种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情况也提示肝癌的存在,这就是右肩膀疼痛。位于右肝表面膈肌下方的肝癌若是侵犯了右侧的膈肌,就会造成这种症状。

另外,肝胆包膜的疼痛本身就可以放射到右肩。因为内脏的病变引起的疼痛不像体表的皮肤那样定位准确。体表皮肤的疼痛部位往往就是皮肤受损的部位,而内脏病变往往会引起反射疼或牵涉疼,疼痛的部位却不一定是病变的部位。

抗肝癌高手:维生素K

维生素K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是脂溶性维生素中的一种。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维生素K,主要包括维生素K1、维生素K2、维生素K3三种,最常见的是由植物合成的维生素K1和由微生物合成的维生素K2。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维生素K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医学研究者将维生素K作为抗肿瘤辅助药物应用于临床,普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们人体内的维生素K主要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是由自身合成,第二是通过饮食来摄取。根据调查,年龄越高,维生素K摄入量越低,目前我国中老年人的平均维生素K摄入量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的推荐摄入量。

因此,老人应该尽量在食物中多摄取一些维生素K。维生素K普遍存在于绿色植物中,但动物性食物中其实也有不少。

动物性食物:牛肝、牛瘦肉、肉类、蛋类、牛奶、奶酪、优酪(乳酸菌制品)等。

植物性食物:南瓜、西红柿、高丽菜、青葱、纳豆、西蓝花、水芹、花椰菜、菠菜、花生、香菜、莴笋、小麦、玉米、土豆、豇豆、绿茶等。


超声影像检查肝癌的结果有哪些

(一)包膜

直径<3cm的肝癌结节常常包膜完整。包膜由纤维组织组成,其声阻抗较周围肝组织及癌

肿均高,因此形成界面反射,在二维声像图上可显示一圈细薄的低回声膜包围整个癌肿节。包膜的厚度估测<0.5mm。声像图上包膜比较光滑均匀,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现小肝癌膨胀性生长的特点。但声像图上的包膜在结节两侧始终显示中断,此为大界面的回声失落效应。肝癌体积很大时,其包膜一般模糊不清。但也有癌结节直径大于5cm以上时包膜仍然非常完整,此时,其内侧回声多伴声晕表现。

(二)内部回声

癌结节内部回声高低不一,且具多变倾向。除均匀低回声结节以外,其他各种癌结节回声均属不均匀分布。<1cm的肝癌结节,超声检测的检出率为33%一37%。癌结节按回声的高

低分类如下:

1、低回声结节

2、高回声结节

3、混合性结节

4、等回声结节

5、结节回声高低与血供的关系

(三)癌结节的彩色血流

肝癌结节及其周围因血供丰富,而可获得各种有关的血流信息。二次谐波声学造影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组织血流的敏感性高,能准确反映肝癌的血供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识别肝癌结节的流人血管、流出血管及瘤内血管,流人血管可为肝动脉,也可为门静脉。流出血管可为肝静脉,也可为门静脉。瘤内血管表现为树干状、彩点状或彩色镶嵌的“簇状”斑块,在频谱多普勒分析中可为肝动脉、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流。癌结节周围的血流可表现为整圈状或弧形围绕,可用频谱多普勒测出是连续性门脉血流或搏动性动脉血流。

(四)癌栓

肝癌患者容易发生癌栓,癌栓可出现在门静脉系统、肝静脉系统或胆道系统。

1.肝静脉内癌栓肝内静脉的癌肿浸润是肝癌的特征性病变之一,使早期病变也不例外。癌栓可从小肝静脉波及到较大静脉,亦可因静脉癌栓堵塞流出道,并且使癌栓逆向蔓延至小门静脉、较大门静脉或门静脉主干中。

2.门静脉内癌栓门静脉内癌栓在病理观察中,凡肝静脉有癌栓者,其门静脉内几乎均受累及。肝癌合并肝硬化的病例,由于硬化致输出静脉阻塞而导致癌栓逆行性发展。癌肿若直接侵犯门静脉内,亦可发生门静脉癌栓。

3.胆道系统内癌性胆道系统为流出性管道,为胆汁排泄的通道。癌肿若脱落或侵人小肝管后,可顺流而下在肝总管或胆总管内形成癌栓,胆道内癌栓亦可从邻近肝癌或门静脉内癌栓直接侵人。胆道癌栓常伴有持续性黄疽以及明显疼痛等症状。

(五)淋巴结转移

1.第一肝门区淋巴结转移声像图于胆囊颈部、胆总管、门静脉周围显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灶0.5-2cm大小,单个或数个。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可导致胆总管受压,并发黄疸。

2.第二肝门区淋巴结转移肝脏靠头端、横隔部的淋巴管汇流至下腔静脉的3支肝静脉流人处(第二肝门)的周围淋巴结。此处因位置较深,常不易检出肿大的淋巴结。

3.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周围及胰腺周围的淋巴结转移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灶,单个或多个。

上一页3/3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