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在术前体内即存在的抗体水平:肾移植患者体内致敏的淋巴细胞毒抗体数量愈多,术后移植肾失功的可能性愈大。Feucht和Opelz报道,术前患者体内存在的致敏淋巴毒抗体<10%,移植肾失功风险较小,淋巴毒抗体>50%,风险则相当高,淋巴毒抗体在11%~50%,介于上述二者之间。高敏患者,HLA配型相符程度对移植肾效果有明显地影响。移植术前,若通过免疫吸附或血浆置换清除体内的致敏抗体,则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患者原发疾病:肾移植术后,患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可复发并导致移植肾功能衰竭。其中,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复发率较高,特别是儿童患者,可导致24%的移植肾功能衰竭;其次是膜增性肾炎Ⅱ型,可导致19%移植肾功能衰竭;其它类型的原发性肾炎可导致约4%移植肾功能衰竭。移植肾功能衰竭多发生在肾移植数年以后,但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是个例外,2/3病例在2年内出现。
同典型的原发性肾炎相比,继发性肾脏病如止痛剂肾病,肾淀粉样变性,多发性动脉炎肾损害患者,肾移植术后移植肾的存活率较低。其原因主要与继发性肾脏病死亡率较高有关,但狼疮性肾炎和韦格纳肉芽肿肾损害患者移植肾的存活率与原发性肾脏病者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