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性恶露:这是产后第1至4天内排出的分泌物,量多,色鲜红,含血液、蜕膜组织及黏液,与月经相似,或稍多于月经量,有时还带血块。
2.浆液性恶露:这是产后4至6天排出的,色淡红,含少量血液、黏液和较多的阴道分泌物,并有细菌。
3.白色恶露:这是产后1周以后排出的较白或淡黄色的恶露,含大量白细胞、蜕膜细胞及细菌,状如白带,但较平时的白带为多。
分娩方式不同,恶露也会不同
妈妈产后若观察恶露的颜色及量会发现,剖宫生产的妈妈产后恶露会非常少,可能仅维持7—10天就结束了,而自然生产的妈咪可能会维持2—4周。
一般而言,恶露的颜色及量会与月经的模式雷同,颜色应由红色逐渐转变成白色,量应该由多逐渐变少,若是恶露量一直呈现红色多天且量多,或是原本颜色已经变淡,却突然又出现鲜红色,就该怀疑是由子宫收缩不良所造成的,应立即就医,否则可能会造成贫血。所以产后观察恶露的颜色及量是非常重要的。
恶露不尽,警惕子宫恢复不良
新妈妈可以通过每天恶露的排出量、色泽和气味的变化,及时掌握自身子宫的恢复情况。恶露不尽,医学上是指产后6周恶露未净或伴有不规律子宫出血。
这种情况与顺产和剖宫产没有多大的关系,反而与产妇产后休养好坏、是否母乳喂养有关。产后恶露延长会导致局部和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
如何辨别恶露异常?
1.警惕两种情况下出血量增多
刚刚分娩后,如果出血量增多,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及有凝血功能异常造成,这种情况属于“产后出血”而不是恶露那么简单。这个时候多发生在医院,现场也能得到医务人员的及时处理而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