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的检查项目比较多,根据个人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主要有: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查。
4、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
5、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6、胃液检测。
7、心血管检查。
8、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9、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检查。
另外,检查鉴别消化不良疾病的注意事项还有以下几点:
1、一般进行检查应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粪隐血试验和胃食管24h pH监测。常规检查常无异常发现,有的可有轻度贫血。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障碍和肝肾胰等疾病。
2、检查也可以做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超声、胸部X检查。超声或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胃肠道压力测定等多种胃肠道动力检查手段,在F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内镜检查主要除外食管、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超声检查除外肝、胆、胰、肾等病变。
同位素检查是什么
现在在医院里,同位素检查已经变得不再稀奇了,而且医生通过同位素检查会让我们的某些疾病或者病症的发现有更有帮助,通过同位素检查能够更清楚的看到发病的部位以及发病的严重程度,这在医学的发展上可谓是一个进步,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了解一些有关同位素检查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话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也可以为以后这些知识打下坚定的基础,所以平时了解一些知识对我们是有益无害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同位素检查是什么吧!
一、同位素检测
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数相同,而质量数不同的各种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其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如C12、C13、C14。其中C14(碳十四)是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同位素检测
Isotope detection
是指原子序数相同
二、周期
同位素的蜕变周期
所谓放射性同位素是指自然界存在的一些最重的元素,会发出三种辐射。而同位素断代法正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周期。
蜕变也叫衰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即表示衰变的快慢。不同原子半衰期有很大差别。在考古学上,通过用常规的放射性衰减技术法测量C14的丰度(多少)。C14的含量与现在C为标准进行比较,就可推知该样品的年代了。这就是所谓的碳十四同位素断代法(也称同位素检测法)。实际上,鉴定古地图可以用超灵敏的加速器质谱技术,其技术也是建立在同位素检测原理上,但要先进很多。质谱技术测试时间更短,精度更准,相应的测年误差为正负50年。
放射性同位素也叫放射性核素,其特点是带有放射性。这些物质经口服或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后分布到全身,然后用探测扫描器在人体某一部位接收放射性信号,并可用闪烁照相装置成像,由此获得某一区域组织的放射性分布图。由于正常组织和各种病变的放射性物质聚集浓度不同,其放射性分布也就有差别,借此可以判断一些病变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人脑尽管血流丰富,但并不是血液中的所有成分都能渗入到脑组织内。血管中的血流和脑组织之间似乎有一道屏障,医学上称之为血脑屏障。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某些放射性物质不能到达脑内,或者脑内浓度极低,于是脑实质呈现放射性空白区。然而,那些血脑屏障因病变造成破坏的区域(例如脑梗死区)则会出现放射性浓聚,于是就能通过脑显像的方法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