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知道白血病。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顽疾。凭我们现在的医疗水平都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所以大家都对白血病有着很大的畏惧心理。那么大家知道白血病是怎么产生的吗?其实白血病的致病原因有两种。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
首先,血液病导致白血病
某些血液病的部分病人,最终可能发展为急性白血病。如慢粒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急性白血病在这些疾病中发生率比较低,化疗和放疗可增加向急性白血病转化。
其次,遗传导致白血病
家族性白血病,约占白血病的7‰。单卵孪生子,如果一个人发生白血病,另一人的发病率高达1/5。双卵孪生子为1/800。先天愚型(Down综合征),有21号染色体3体改变,其白血病发病率达50/10万,比正常人群高20倍。此外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Fanconi 贫血)、先天性血管扩张红斑病(Bloom 综合征),及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白血病发病率均较高。细胞遗传在白血病发病中,也有一定作用。染色体断裂和易位,可使原癌基因的位置发生移动,和被激活,最明显的例子是慢粒白血病。受累细胞的9号染色体上的原癌基因abl易位,至22号染色体的断裂集中区(bcr),形成t(9;22)(q34;q11)即Ph1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此基因产生一种新的mRNA,由此再产生一种具有酷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P210。现认为P210对白血病发病有重要作用,抑制该酶的活性,可治愈慢粒白血病。此外,癌基因的点突变、活化和抑癌基因失活、丢失也是重要的发病机制。
现在大家知道白血病是怎样导致的了吧,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千万别染上了白血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旦染上了,一定要到医院里去进行及时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活下去的机会。
白血病的病因和发展过程
医学上专业一点来说,这个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呢属于低中度恶性的小细胞型及小裂细胞型。由于这个病可使淋巴瘤细胞浸润患者的骨髓,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而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方式就可以分为4种:
第一种:间质型,刚刚生长出来的淋巴瘤细胞会散落在粒、红、巨这三系正常的造血细胞之间;
第二种:结节型,淋巴瘤细胞会呈现结节状而分布于骨小梁的旁边或者是中间,还有分布于结节与结节之间的掩饰为正常的造血组织;
第三种:混合型,结节及间质型一同存在,并存在于一张切片之中。
第四种:弥漫均一型,淋巴瘤细胞弥漫而又均一的浸润,而粒、红、巨这三系细胞有有明显的减少或者缺失。
另外,淋巴瘤湿润骨髓的进程是:间质型→结节型→向弥漫均一型一步一步的发展的。淋巴瘤湿润骨髓的进程越在前面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的发生率就越低,而且疗效也越好,反之就不容乐观了。
疾病的名称当然很难让人记住并来了解,不过要知道这个淋巴瘤细胞白血病通常会表现为淋巴结进行性肿大、肝脾肿大,有的时候还会有有巨脾纵隔淋巴结肿大,接着就会引发上腔静脉压迫症,实为严重。
而另外的贫血也会有表现,贫血就会进一步的加重皮肤黏膜出血发热的情况,这样就会祸及皮肤、骨关节神经系统了,然后还会引发胸腔积液腹水以及心包积液等表现,都是很严重很麻烦的症状。通常最先能注意到的就是感染发热,所以平时多留心咯。
不管怎样,有病就得治疗,不能放过一丝生命的希望。至于治疗淋巴瘤细胞白血病这个病的话就比较困难,尽管资料显示说目前这个病的治疗有效率可达70%~85%这么大,但预后较差,存活率较低。如果有条件者就可以考虑一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这个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预后。
由于淋巴瘤细胞白血病这个病可看作是是淋巴瘤晚期播散的表现,所以医学生治疗方法也会先按治疗淋巴瘤的方法。另外,由于淋巴瘤病人的病因现在的医学也不能明确所以预防的方法也不例外于尽可能减少感染和适当锻炼身体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就尽量的避免接触放射线和其他有害物质,特别是那些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平时多做运动、多锻炼、慢慢的身体的体质自然就会增强、而且自身的抗病能力也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