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狂犬病 > 正文

怎么判断人得了狂犬病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怎么判断人得了狂犬病

一提起狂犬病,相信大家都会恍然一惊吧,因为这是一种对人体伤害性较大的疾病,只要被那些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就很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所以,在这里,小编想为大家讲解一下“狂犬病的症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狂犬病即疯狗症,又名恐水症,是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包括人类,都可能被感染。它多由染病的动物咬人而得。一般认为口边出白色泡沫的疯狗咬到传染,其实猫,白鼬,浣熊,臭鼬,狐狸或蝙蝠也可能患病并传染。患病的动物经常变得非常野蛮,在唾液里的病毒从咬破的伤口进入下一个病人。

狂犬病从一个人传到另外一个人极为少见,患狂犬病的人类患者多数会发病身亡,在1971年有1个痊愈的病例。2004年在美国一个未诊断为狂犬病的患者过世之后捐献内脏,获得捐献的三个人因狂犬病身亡。

人受感染后并非全部发病,被病犬咬伤者约15~20%发病,被病狼咬伤者约50%发病,发病与否以及潜伏期的长短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伤的部位。咬伤头、颈、手者发病较多,潜伏期较短;咬伤在下肢者则相反。

②创伤程度。创伤大而深、有多处伤口者发病较多,潜伏期也较短。

③局部处理情况。经过适当处理者发病较少,潜伏期较长。

④衣着厚薄。咬伤处的衣着厚者发病较少,潜伏期较长。

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精神过度紧张(如惧怕得狂犬病),有时可诱发本病。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系统有强大的亲和力,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沿神经系统传播和扩散,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伤口的骨骼肌和神经中繁殖,这称为局部少量繁殖期,此期可长可短,最短为72小时,最长可达数周、数月甚至更长。

通过小编的讲解,大家对狂犬病的恐惧有没有减弱一些呢?其实,狂犬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那些性格狂躁的动物保持距离,避免被动物咬伤,那患狂犬病的几率就很小了。话说回来,如果被动物咬伤,一定要赶紧去医院就医。

狂犬病传播途径

通常,健康的皮肤不会受到狂犬病毒的传染。只有当皮肤出现伤口,一旦接触狂犬病毒就有感染的危险。狂犬病一般可通过两种方式传染:咬伤性传染和非咬伤性传染。

1、咬伤性传染: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非咬伤性传染:(1)通过空气传染,即吸入带病毒的空气(带病毒的蝙蝠唾液气溶胶,病人喷射的唾液,试验室研磨的毒种)。(2)粘膜直接感染。在进行羊狗宰杀或剥皮时刺伤手感染,或被受狂犬病毒污染的木刺损伤皮肤感染。(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进而感染得狂犬病。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