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准确率?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出现假阴性,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准确率?

近日,成都新百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对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质量检测。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根据《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目前已有7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经过应急审批。近日,有报道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出现一名三次咽拭子检测均为阴性、通过检测下呼吸道样本才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患者。

为什么核酸检测结果会出现假阴性?不同企业的试剂检测产品有何异同?

扩增让新冠病毒现形

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例如这次的新冠病毒。为了知道人体内是否含有新冠病毒,需要采集人体样本进行检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冠病毒的RNA。

但实际上,样本中病毒的遗传物质极其微量。而且与DNA相比,RNA极易降解。问题来了,样本中的RNA病毒量少又不稳定,怎样才能逼这只妖怪“现形”呢?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技术)就是“照妖镜”。该技术能将病毒的RNA合成为DNA,然后对合成DNA进行扩增,再通过荧光探针检测这些扩增产物。荧光探针就像雷达一样,一旦锁定目标就会发出信号。

上一页1/5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