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中医要闻 > > 正文

熬的中药在冰箱里面可以放多久

熬制完毕的中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机器煎煮并以密封袋封装,这类中药保质期相对较长;另一类则是个人在家煎煮的中药。关于这两种中药在冰箱中的保存期限,有何不同呢?

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最适宜的储存温度为0-5℃,并且建议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这一建议基于两个原因:其一,汤剂在带回家冷藏前,常温下已放置半天到一天,这加速了药液变质;其二,如果药方包含全蝎、蜈蚣等动物性药材,或是熟地、黄精等含糖量高的药材,也会缩短保存时间。一旦发现药液袋膨胀或药味改变、发臭,即表示已变质,不可服用。

至于使用自备容器盛装的中药汤剂,通常不推荐隔夜服用,即使置于冰箱冷藏室,也最好不要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在常温条件下,熬好的中药大约能存放两天左右。不同医疗机构和药店对于密封真空包装中药的保存时间提示各异。高温环境会加速药液变质,尤其在室温超过25℃的炎热季节,室温下存放不宜超过两天,而冷藏则可保持7天不变质。但需注意,不同药方即使在相同条件下,变质速度也可能差异显著。若药液含有较多淀粉、蛋白质、糖分等成分,变质则更快。

对于需要重新加热的冷藏中药,正确的做法是:提前半小时将药袋从冰箱取出,置于装有约500毫升热水的大容器中。如果立即加热,建议更换一次热水以确保药液完全加热。同时,避免饮用温度不均的药液引起胃肠不适,换水时可轻轻摇晃药袋,促进均匀受热。特别是体质虚弱者,应将药液加热至温热后再饮用,最理想的方法是倒入不锈钢锅中加热至六七十度,稍微冷却至适口温度饮用。需要注意的是,滋补类中药应现熬现用,不宜事先熬制再加热,以免药效降低。

至于哪些中药不宜放入冰箱,包括阿胶、人参、冬虫夏草、鹿茸及牛黄等。这些药材各有其特定的保存方法,如阿胶应存于阴凉干燥处,人参需保持干燥并防虫,冬虫夏草需凉干密封存放,鹿茸则应存于透气性好的容器中并防虫蛀,牛黄则避免冷冻以防变色失效。正确的保存方式是确保这些珍贵药材药效不受损的关键。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