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常见原因包括血源性感染、外伤或手术后的感染。治疗时主要采用抗菌抗炎措施,并清除病灶。对于开放性骨髓炎,需要清除死骨并进行植骨,反复冲洗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此外,穿刺吸引术、开窗引流术以及必要时的截肢手术也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骨髓炎多由厌氧菌和需氧菌引起,有时也会由结核杆菌或真菌引发。这种疾病常发生在长骨上,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损伤后也容易发生感染。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急性骨髓炎会表现出高热、寒颤等急性中毒症状。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如头孢类和左氧氟沙星等,但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
骨髓炎患者需口服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疗程通常为六周。研究表明,口服抗生素与静脉点滴抗生素在疗效上相似,且副作用较小。治疗过程中,应常规取炎症病灶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彻底清创以清除感染病灶也是必要的治疗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