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快速导航
>医史传说

华北国医学院:中医教育史的光辉一页

作者:中华网 2019-12-11 16:09:01

重视医德教育华北国医学院自1935年起制定“医戒十二条”,其核心是仁者爱人。医戒特别强调:医业以救人为本务,医者以治病为正务,故不可耽安逸,不可邀名利。施今墨在诊病人过程中不厌精详,力免粗疏,认真负责,和颜悦色,细致入微,对患者不论富贵贫贱一视同仁,从不论前医得失,不道他人短长。他在医学带教和讲授医疗知识时的言行,直接体现了“医戒十二条”的要义,成为言传身教的榜样。

中西医汇通教育中西医课程安排的比例为7:3。中医课有内经、伤寒、金匮、温病、本草、脉学、医案及内、外、妇、儿等临床课。老师先后有瞿文楼、周介人、朱壶山、杨叔澄、王仲喆、陆湘生、曹养舟、赵锡武、方伯屏、赵炳南、牛泽华等。西医课分别有解剖、生理、病理、生药、细菌、传染病和内、外、妇、儿科等,先后有陈公素、韩宏厚、安伯伦、李仲美、姜泗长、王药雨、张瑞祺等老师授课。国文为李仲翔,德文为陆冈纪,日文为黄济国,国文和外文比例是1:1。这种学习的成果可以从学生毕业论文中得到印证。

顺应社会需要和疾病谱变化从20世纪40年代中医以治疗急性传染病为主,到60年代中医以治疗慢性病、老年病为主,施今墨和他的学生们都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值得指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综合性医院如北京医院和协和医院、阜外医院、友谊医院等医院里,施今墨的学生们都在慢性病、老年病的中医药防治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这应该和华北国医学院的中西兼通、以中为主的教育理念有关。

如今,施今墨先生已经离开我们50周年了。在民国时期中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以一己之力创办了华北国医学院,成功培养出诸多中医大家。我们今天纪念施今墨,就是要挖掘总结他杰出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方针。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医发展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做好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的中医专家、大家,推动中医事业蓬勃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页6/6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