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0758-2832139/210286(医院办公室),0758-2102100/2102101(预约挂号),0758-2102818(医务科),0758-2102120(急诊)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创于1944年,是肇庆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旧院位于城中路174号。新院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作为肇庆市的首要民生工程,从2009年起兴建,2013年1月30日完成了整体搬迁启用。 新院位于东岗东路9号,占地20.3万平方米,净用地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医院新院现有在职人员2377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89人,中级433人,博士、硕士79人。医院有岭南名医3人,西江名医2人,先后有21人被评为市拔尖人才;有高校教师154人, 18人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现有编制床位1800张,北岭分院床位149张,现总开放床位1706张,2016年门、急诊量112万多人次,住院病人数约4.9万人次。同时,每周还开设专家、专科门诊以及社区保健服务。 作为肇庆市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医院不仅科室设置齐备,专科建设也各具特色,新生儿科、骨科、高血压、糖尿病等多个特色专科在省内、市内都保持着较强的优势。目前,我院妇产科、新生儿科、临床护理、康复科、口腔科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专科;医学影像科和普通外科为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有15个专科被评为市医学重点专科;6个专科被评为市医学特色专科。医院成立了肇庆市脑血管病防治中心,聘请北京宣武医院凌锋教授团队为医院顾问,定期查房指导和开展手术,对脑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的诊治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技兴院”是医院多年坚持的发展观的重要一环,在上级医院的悉心指导下,我院开展的婴幼儿心外膜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特别对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外血管狭窄、TIA、急性脑梗塞等疾病的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双瓣置换,法洛四联症根治,右室双出口矫治术,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移植治疗复杂型心脏病,冠状动脉搭桥,人造血管或自体血管置换治疗颈动脉体瘤等大手术,内窥镜手术,微创和腔镜手术等项目均达到省内的先进水平。医院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3年来,获得省科技厅科研立项课题3项,省卫生厅、教育厅、中医中药局科研立项课题6项,市科研立项课题145项;参与国家级科研立项课题3项,省级科研立项课题4项;在各级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共390篇,获市科学技术成果23项。 作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医院长期以来承担了中山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医院与中山大学医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共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997年共有11个专科被评为广东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一批全科医学临床实践培训基地,2014年经省卫计委认定为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共有23个专业基地。近3年来,医院招收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60多人,派送到省级以上医疗单位进修学习147人,参加各类学术研讨培训2300人次。医院鼓励和支持中青年医务人员师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赴国外研修及培训交流,近两年派出5人到美国、意大利知名医院培训学习,使医护人员开阔了眼界,在学习和交流中提升了自身的业务素质。 医院为适应新技术的开展增添了一批新的医疗设备,配置了PET-CT机、3.0T磁共振成像系统、128层容积CT机、具有3D后处理图像功能的数字减影血管机、数字X光机(DR)、ECT、电子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全能麻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B超诊断仪、血液透析机等设备。 医院重视对口支援工作。先后完成了对新疆、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的支援工作。近年以来,分别与广西富川县人民医院、封开县人民医院等两家二级医院及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怀集县下帅乡卫生院等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继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近两年来,我院投入上百万元,先后与受援医院建立了技术支持与合作关系,派出驻点医务人员96人,义诊患者14931人次,传授10多项新技术、新疗法,开展业务讲座,接收人员进修120多人,在医教研等各方面全力支持受援医院的发展,培养了基层的医疗技术人员,扩大了医院之间的交流。 73年来,医院以执着的医意志、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严谨的学风书写了辉煌的历史,今天,正为打造“一流环境、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医院”的新医院而努力奋斗! (2017年3月)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 020-87351238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02083491131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暨广州市性病防治监测中心,是隶属于广州市卫生局的市级皮肤病、性病专科防治机构,同时担负广州地区65个性病监测点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工作。 内设:皮肤病防治科、性病防治科、理疗科等8个医疗科室。现有职工202余名,高级技术职称22人,博士、硕士学位专科医生26人,有硕士导师4人。近年门诊人次不断增加,社会防治能力不断提高,以较高的医疗质量和专科特色吸引了全国各地、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部分国家的病人前来就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广州市皮肤性病重点专科的格局初步形成。 特色及专长,彰显技术实力。各科室均有临床经验丰富的皮肤性病专家及执业医师主诊,在皮肤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罕见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2004年在国内首例报告了角膜炎﹒鱼鳞病﹒耳聋综合症(KID综合症)。2006年发现世界罕见病例变形综合症(proteus 综合症)。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我所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跟踪报导。我所对难治性皮肤病采用穴位药物注射、皮下局封、脱敏治疗、冷冻及紫外线等多种治疗手段,临床疗效满意,对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等性病的诊断及治疗均有较深的研究。 诊疗技术先进,设备齐全。拥有比较齐全的皮肤性病诊疗设备,拥有DNA测序分析仪、流式细胞仪、超声聚焦治疗仪等70余台仪器。为皮肤性病准确诊断、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性病检测项目齐全,为广东省三级性病实验室,其室间质控连续三年获得优秀。 专科制剂品多效好,深受病人欢迎。有符合GPP标准设备的生产车间,研制开发各种皮肤外用制剂48种,临床疗效显著,研制出的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V-E等系列护肤制剂,形成价格低廉、疗效肯定、特色突出的皮肤病专科用药系列。 严密组织领导,建立并完善麻风、性病防治网络。1997年广州市所有县、区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宏伟目标,现阶段,作为广东省麻风愈后三个康复医疗试点之一,重点加强对麻风愈后患者进行心理和肢体康复。随着80年代性病的流行,性病防治工作成为重点的防治任务之一,在全市开始进行性病登记工作,自1986年设立性病监测中心后,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性病监测网络。十余年来,每年组织性病检验技术、临床医师培训班、麻风培训班及性病学术研讨会。在全市对性病诊疗进行规范,提高全市业内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网络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宣教,对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措施等,使广州市性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防治效果显著。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 0750-7361110(门诊)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52年10月13日,是一家以妇幼保健为重点,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是江门五邑地区的妇幼保健指导中心和江门市直以及新会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办院方针,坚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医护水平不断提高,取得连续12年无孕产妇死亡,计划生育手术10万例无死亡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江门市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省“百佳文明医院”、省妇幼保健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0多项,医护人员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一百多篇。是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基地,承担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实习带教工作。江门市妇幼保健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14人,其中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68人,业务用房面积近万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150张。年门诊量30万人次,住院人数5千多人次,分娩数2500多人次,24小时开放门诊。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设有人事科、保健部、医教科、信息科、财务科、行政科、护理部、保卫科等行政职能科8个;产科、妇科、新生儿科、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健康科6个一级科室和检验、药剂、病理、遗传和产前诊断、B超、放射、激光、理疗、美容等9个医技科室;产前诊断筛查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不育不孕治疗中心、宫颈癌早查早治中心、地中海贫血筛查、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护理中心、婚前检查中心、婴幼儿活动中心、妇女保健中心等9个中心,其中产科、儿童保健科是江门市“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的重点科室。拥有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羊水镜、钼靶乳房X光专用机、新生儿呼吸机、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实时三维B超、生化分析仪、免疫化学发光仪等先进设备。就医环境舒适,住院病房拥有冷暖空调,冷热水供应系统,独立的卫浴系统和独立温馨病房等。多层次的服务可以让每一位孕产妇和患者享受到和睦温馨的服务,医院拥有较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实行“一日清单制度”。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开设高危妊娠、围产期、产前诊断初筛和优生优育、孕产妇心理、不孕不育、夫精人工授精、妇科子宫和卵巢肿瘤、月经病、内分泌、内镜科、妇科炎症等专科及乳腺保健科、中医科,其中妇科开展的宫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介入疗法、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习惯性流产的治疗;产科的的一对一责任制陪产,新生儿游泳和抚触、无痛分娩、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新生儿急救、早产和低体重儿、极低体重儿的救治和护理等在江门地区已形成特色。开展了婴幼儿眼保健、小儿包皮、包茎治疗、幼儿心理、婴儿抚触、新生儿游泳、性保健、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妇幼保健业务,妇幼保健信息建设在省妇幼保健系统名列前茅,使我院在妇幼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 0755-82203083,25650005(总机)
罗湖医院(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具有49年历史,是一家以医疗为主,集预防保健、康复、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现有职工920 余人,正副主任医师112人,博士、硕士50余人。现有二栋门诊大楼、一栋17层的住院大楼和一栋17层的医技楼,建筑总面积达5.7万平方米。现开放床位380张。设有两个门诊部,即嘉宾门诊部(友谊路47号)和东门门诊部(立新路1号)。日均接待患者达2500人次以上。 近年来在市委、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引进现代化诊疗设备一批,有新型三维螺旋CT、MRI、伽马刀治疗仪、腹腔镜、关节镜、电子胃肠镜、彩色心脏诊断仪、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光机、彩色B超、全自动系列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胎儿监护仪等高新诊疗、检查设备,ICU病房内配有一整套功能完善的监护系统。手术室是目前最先进的层流手术室,能开展各种大、中型手术。有市级重点学科一个,卫生部准入资格的学科一个,区级重点学科五个。 生殖医学中心、微创外科是我院的重点专科;生殖中心已成功培育出第三代试管婴儿;微创外科手术已涉及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骨外科、脑外科等六个专业,30余个病种,一些项目甚至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妇产科微创治疗中心为深圳市重点学科;伽马刀治疗中心是深圳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家,它使脑肿瘤患者免除了开颅手术带来的巨大痛苦;其他还有很多科室的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如前列腺治疗中心、消化内镜中心,中山大学罗湖医院联合眼科中心,等等。 优美温馨的就医环境,先进的技术和颇有人情味的医疗服务不仅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也得到了国内一些医学院校的认可,先后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广东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选定为其临床教学基地。 罗湖医院是一家无假日医院,节假日照常全面开诊。住院大楼实行酒店式管理,服务热情周到细致,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受到广大患者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去年被罗湖区消委会评为“诚信经营先进单位”,被深圳市委市政府评为“人民满意的社会服务集体”。 百尺竿头未为高,还有高点在后头。罗湖医院正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奋进的拼搏精神,迎接一次又一次挑战。不求最大,只求最好。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0754-88915666(总机),0754-88915639(咨询)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汕头市委市政府主办、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公立医院,是国内首批通过德国TüV莱茵公司IS0900l质量管理体系和IS01400l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的综合医疗机构之一。 医院位于汕头市区北片广厦新城,占地约100亩,建筑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数1500张,设有36个临床科室和14个医技科室。 医院是国家首批“重生行动”定点医院和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全国唯一的非省会城市定点医院,多个学科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医疗技术力量雄厚,服务特色突出,是粤东地区临床、科研、教学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化医院之一。骨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病理科、儿科、口腔科、烧伤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以及急诊科等13个专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外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儿科学是“广东省精品课程”,在粤东地区规模最大,专业学科设置最齐全;内分泌科综合实力居粤东地区领先地位,是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汕头中心;唇腭裂治疗中心是国家首批“重生行动”定点机构、全国五个专家组成员单位之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中国残联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植入机构,为粤东地区聋儿的语言康复提供便利;医学影像学科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是广东省医学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粤东远程会诊基地;体检中心是粤东首个实现体检对象与医院就医人群分流的新型健康体检机构;急诊科是“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汕头市创伤救治基地”。其他二十多个学科各具特色,深受广大病友信赖。医院服务人群范围已辐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等地区及福建、江西等省市,服务人口约达1300万,多年来承担着汕头市乃至整个粤东地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疑难病例的会诊以及基层医师培训的任务。 医疗设备先进,配套完善。配备有美国GE 的1.5T、3.0T磁共振成像系统、128层高速螺旋(CT)、融合型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SPECT/CT);美国安捷伦的7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系统;在粤东地区率先引进美国贝克曼的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德国气动物流系统,引进智能药房系统,以及配套齐全的腹腔镜系统及配套器械,一体化层流手术室和ICU病房。 作为医学院临床学院,13个教研室承担多个层次教学任务,具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近五年来医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5项,承担省部级课题80余项、厅市级项目140项,获省、部厅级科学奖励的科研成果近20项。 医院践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救死扶伤,促进健康;科教并举、服务社会”的宗旨,依靠名校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丰富的医学资源,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社会各届的关心和支持下,希冀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和一流的环境成就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医院,为粤东地区人民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0755-83923333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原名“深圳市中心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投资建成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性医院。医院坐落在美丽的莲花山畔,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医院于1999年底建成开业,2000年9月,深圳市政府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首开我国院-校紧密型合作办医的先河,成立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将医院纳入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管理体系。2001年3月医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成为北京大学首家异地合作办医的医疗机构,开展了优势互补,双赢发展的有益探索。2011年,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开设53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国家级合作重点学科1个(泌尿外科,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合作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男性生殖与遗传实验室),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重症医学科、骨科、泌尿外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皮肤性病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医院还设有国家级培训基地3个,其中腔镜培训基地2个,妇科培训基地1个。 作为临床医学院,医院设立了内、外、妇、儿等二级教研室23个,三级教研室27个。年接收北京大学本科、研究生、临床实习生60多名,其他实习、进修人员100多名。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培养点5个,硕士培养点37个,共有硕士、博士生导师102名。近5年,累计获得科研立项4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省部级科研立项28项,厅局级科研立项418项;累计发表论文2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24篇;获各级奖励10余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三等奖2项。获授权专利197项。 2016年底,医院编制病床1600张,实际开放床位1406张,职工2397名,其中博士186名、硕士404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4.6%,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100多名。2016年医院年门急诊总量约299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5.9万人次,年手术量3.8万台次。 医院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技术和学术方面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医院与日本东京癌研有明病院、日本独协医科大学病院、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儿童医院建立了姊妹医院关系,并与国际知名的美国休斯顿医学中心、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麻省总医院、加利弗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和法国尼斯医学中心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关系,并多次互访增进合作。 “仁心仁术,博学博爱”。伴随这一使命和责任的传承,年轻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将在“同享医学成果,共度健康人生”的路上,执着、坚定地不断前进!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 020-61627388
总队医院前身为解放军199疗养院(驻广东博罗县)和广州军区第4门诊部(驻广东花县),1983年3月合二为一改编为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1985年医院迁址至此,1994年在番禺区大石镇开设分院。医院面积85.85亩(总院80亩,分院5.85亩),医疗总面积10.6万平方米。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17人,博士后1人,博士16人、硕士98人。我院是广东省第一批公医、伤残鉴定、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始终秉承“部队放心,人民满意”的宗旨,坚持“流程简明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个性化、价格平民化”无假日为驻地军民提供健康、愉悦的医疗、保健,以社会效益和病人满意为准则,以质量为根本,为病人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服务。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020-39318100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是广东省中医院分院,位于风景如画的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广州大学城内。医院临湖环水,树木郁葱,绿草如茵,蝉唱鸟鸣,空气清新,掩映于湖光林色之中;院内就医环境优美舒适,水色潋滟、竹影摇曳,候诊之余还可领略到中国画之神韵,令人心旷神怡,是治病康复的理想之地。 医院设置了急症科、内、外、骨、妇、儿、皮肤、肛肠、眼、耳鼻喉、针灸、按摩、理疗等门诊科室,并有名老中医和高年资医生应诊。 医院设置床位 900 张,目前病房设置了心脏科、神经科、肿瘤科、康复科、骨科、外科、妇科、肾病、呼吸、内分泌、消化病科等。是广东省干部保健基地。 医院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其中,脑病专科、心血管病专科、皮肤病专科、肾病专科、乳腺病专科、妇科病专科、脊柱专科、中医急症、颈椎病(脊柱)专科、骨病骨肿瘤专科、骨关节病专科、消化病专科、呼吸病专科、肿瘤病专科、耳鼻喉病专科、中医外科、针灸科、糖尿病专科、肝病专科、冠心病专科等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 / 专科,在国内和省内处于同行先进水平。 医院拥有各类国际和国内现代化的先进医疗设备,如全数字化血管造影大兼容机、兼容型数字平板血管机、直线加速器、 3T 核磁共振、 GE64 排螺旋 CT 、 GE 平板胃肠机、彩色 B 超机、平板运动试验设备、全血分析仪等。能配合临床对疑难危急重等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仁爱、敬业、务实、进取”是广东省中医院的精神,本着“病人至上,真诚关爱”的服务理念,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将以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
粤北人民医院 0751-8101207 0751-8101200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粤北人民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 创建于1886年,原名韶关地区人民医院,前身是英国基督教会循道医院,是韶关市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广东北部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服务粤北及湘、赣周边地区500多万群众。 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东省红十字会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救治定点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秉承“以人为本、服务卓越”的服务理念,坚守“专业、诚信、责任、进取”的医院价值观,以优良的技术与服务深得社会和群众赞誉。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是广东省卫计委评定的广东省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单位。跻身首届“中国地级市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十五强,被评为中国100家最具公信力地级市医院,获得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改善服务创新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国百佳最具影响力肿瘤医疗机构、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中国医院信息化先进单位、全国药事管理优秀奖、医院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医院、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医院占地90,200m2,业务用房229,092m2。编制床位2500张,开放床位2818张。2017年出院病人11.34万人次,住院手术 量5.1万人次,门诊诊疗121.5万人次。医院现有职工319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90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主任医师等高级职称人员360人,主治医师等中级职称人员653人;有博士、硕士382人。 医院综合实力及各专科诊疗技术在粤北地区居领先地位。共设50个临床、医技科室。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妇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头颈乳腺外科、小儿外科、检验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心胸外科、烧伤整形外科、产科、新生儿科等专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肛肠科是广东省中医药建设重点专科,儿科是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诊治水平居省内先进水平。另有一大批市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其它专业各具特色,均衡发展,形成强大的规模与技术优势。其中心血管内科以先进成熟的心脏介入手术为专科特色,2017年收治病人9000多人次,年开展介入手术3000余台。肿瘤防治中心由肿瘤内科、介入治疗科、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等数个专科组成,实现了肿瘤的系统化、规范化综合治疗,是广东省内第二家同时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PET—CT、直线加速器、中子刀、伽玛刀等诊治设备的医院,肿瘤防治水平在韶关市及粤北地区享有极高声誉。医院在心脏介入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心脏与血管等复杂心胸外科手术、复杂肿瘤手术、腔镜下各类微创手术、显微手术、介入治疗、康复治疗、重症监护、危重新生儿救治、特大重型烧伤救治和影像诊断等方面保持着明显的技术特色与优势。医院设有粤北地区唯一由李嘉诚基金会捐助的宁养院,免费为晚期贫困癌症病人提供家居宁养服务。 设备先进,环境优雅。医院设备总值4.5亿元,设备整体配置居省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拥有华南地区首台PET/CT-64(美国GE)和肿瘤聚能刀治疗仪、4台1.5T核磁共振(德国西门子、美国GE)、包括128层CT(美国GE)在内的4台CT、数字减影DSA(美国GE)、ECT等一批高、精、尖大型医疗设备。全面建成高水平的数字化医院,实现了病房管理信息化(HIS系统),影像存储传输系统(PACS)、检验管理系统(LIS)和办公自动化(OA)的高效平稳运行。医院全国首家开通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通过微信可完成预约挂号、挂号、缴费、院外候诊、查看检验检查结果等流程;推出电话、网络、手机预约挂号,检验结果电话、网络、短信自助查询等便民惠民服务,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有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近年来,医院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先后投资近6亿元建成现代化的的住院大楼和门急诊医技综合大楼,提供安全、舒适、温馨、人性化的休养环境。 科教领先,创新发展。多年来,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以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利用作为医院发展动力,科研创新实力在广东省地市级医院居领先水平。近5年以来,共548项科研获各级立项,其中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填补了粤北地区卫生科技国家级立项的空白;承担卫生部、广东省科技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项,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科研立项36项。2013年以来共获64项省市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自1992年来23次遥居全市各行业之首。2017年度全院发表论文146篇。 医院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汕大医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首批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每年接纳硕士研究生30多名来院实习和开展科研工作。医院是汕头大学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国家高等医学院校A级教学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有兼职教授、副教授人员112人,承担中山大学等多所医学院校临床带教任务,年接收实习生600多名。医院承担着韶关市六县二市三区各级医院的转诊任务,每年接收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200多人次。 大医精诚,竞百年济世风流;大爱无垠,树粤北名院风范。和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时代节拍,粤北人民医院正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面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
汕头市中心医院 医院总机:0754-88550450 预约挂号、就诊咨询热线:0754-88908890
汕头市中心医院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的潮汕平原,前身是创建于1922年10月的“宏济医院”,先后改名为“汕头博爱医院”、“汕头市仁慈博爱医院”、“广东省立第一医院汕头分院”、“广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医院”、“广东省立第一医院汕头分院”、“潮汕区中心卫生院”、“粤东区第一人民医院”、“汕头专区人民医院”、“汕头地区人民医院”, 1983年正式更名为“汕头市中心医院”,2005年挂牌“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 如今,这所历史悠久的医院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成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中山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山大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汕头市工伤康复中心”,是粤东地区医疗救治中心和医学科研教学基地,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 目前,医院的规模和综合实力位居粤东地区前列,现拥有在职员工2650多人,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741张,年门急诊量120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6.4万人次,施行大中型手术近2万台。医院新门诊综合楼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先进、流程较合理的门诊楼,配置有医疗救护直升机停机坪和智能机械停车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舒适优雅就医环境。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PETCT、3T核磁共振、双源CT、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检测流水线等全球高尖端仪器设备。 医院专科设置齐全,综合实力较强。心血管病专科为广东省医学特色专科,血液科、妇科、麻醉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康复医学科、心胸外科、医学影像科、肿瘤科、眼科、骨科、普外科等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感染科为省重点扶持建设临床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儿科等专科的技术水平居本市领先或先进地位。 医疗技术精湛,近年来微创技术发展迅速,拥有国内最先进、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体化手术室,每年开展微创手术4500多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方式达60余种,成立“粤东腔镜培训中心”。一批高、难、新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如微创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脑干肿瘤微创手术、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脊柱后路手术、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移植切除术、双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等。 医院坚持“科教兴院”,参与国家863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食管癌科研攻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老一辈的言传身教下,医院学风严谨,崇尚实践,临床教学成绩在中山大学各非直属附属医院中位于前列。建设有国内先进的生物组织标本库和随访系统,以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学术交流中心”,能够举办较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高清手术直播会议。 医院信息化水平粤东领先,拥有省内卫生系统中规模最大、最先进的中央机房,启用“一卡通”诊疗及多渠道预约诊疗模式,全面实现医技信息“电子化”、医疗服务“无纸化”、医院管理“数字化”。在粤东地区率先启用健康龙卡和“全民付”门诊自助缴费终端。开通微信服务平台,初步实现“掌上医院”,在全国首创微信与支付宝双模式结算,让市民享受“指尖上的医疗”。 医院秉承“仁慈、博爱”优良传统,坚持“优质,创新,团结,奉献”精神,奉行“以人为本”理念,积极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历史上,医院的医护人员曾搭救过受枪伤的陈赓大将,抢救过钢铁战士麦贤得等4位“八?六”海战重伤员。从抗美援朝战场、青藏高原雪域、河南商丘灾区,到“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和新疆边远城乡,再到远在千里的非洲赤道几内亚,均留下医院医疗救护队的足迹。在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中屡次建功,为保障群众健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医院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慈善事业,先后参与汕头瑞海医疗慈善金、先心病医疗救助慈善金、微笑列车、威高关爱青少年脊柱侧弯慈善金等慈善项目,并倡导成立“汕头市爱心医疗慈善会”。 大力扶持基层医疗卫生,目前已与四家基层医院开展合作,分别为“汕头市中心医院潮阳耀辉合作医院”、“汕头市中心医院潮阳分院”、“康复分院”、“东方医院”、“潮阳白求恩医院”,初步形成以汕头市中心医院为核心的“一躯五翼”医疗联合体格局。 展望未来,汕头市中心医院一定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继往开来、开拓奋进,继续服务于粤东人民健康,为建设成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努力奋斗。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0755-27803309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86年,为宝安区卫生局直属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等职能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湛、服务优良、富有特色的妇幼保健专科医院,担负着全区500多万人口的妇幼保健业务管理、技术指导以及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等专科诊疗、危重症的抢救等任务。弘扬“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宝安妇幼精神,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办院方针,以妇产科、儿科为主干,以新生儿科、儿童心理行为听力保健、为技术尖端,生殖健康、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业务为专科强项的妇幼保健院。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病床编制300张,其中妇科45张、产科100张、儿科85张、新生儿科70张,新生儿科床位数居深圳市医疗机构之首、产科住院分娩人数居深圳市医疗机构第二名,主要业务、质量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二级甲等医院质量标准。先后与首都儿科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建立了临床、教学、科研的协作关系。妇幼保健工作卓有成效。负责全区10个街道的妇幼管理、技术培训、信息统计、健康教育、科研教学等工作。“一切以妇女、儿童为中心”,享有“优质、高效、低耗、特色专科服务美誉”,是当地有较好口碑、技术精湛、管理规范、优质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地处宝城中心30区,交通便捷,方便群众就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867万元,全院整体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病区宽敞整洁。拥有各种大型医疗设备150余台件,妇科腹腔镜、宫腔镜、电子阴道镜、胎心监护仪、远程胎心中央监护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彩超)、多探头系列B超、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特定蛋白分析仪、血球计数仪、血红蛋白电泳仪、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鉴定仪、尿液分析仪、系列多功能呼吸机、肺功能测定仪、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脑地形图仪、耳声发射仪、诱发电位仪、弱视斜视治疗仪、高压氧治疗舱、全自动远红外线乳腺扫描仪、大型带电视X光机、床边X光机等各种大型医疗设备。配有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心呼叫等系统设施。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现有行政职能科室8个(办公室、质控医教科、保健部、计财科、总务科、护理部、设备科、健教科),一级业务科室13个(妇科、生殖健康科、妇女保健科、产科、儿科、儿童保健科、新生儿科、门急诊科、医技科、检验科、药械科、信息科、院感科),二级专业组23个。全院现有职工48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28人,占87.8%。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52人、中级技术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92人。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020-83838688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是广州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也是广州市医保定点医院。医院拥有一支以优秀的临床专家为骨干的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有东风路及嘉禾两个院区。嘉禾院区位于白云区嘉禾集贤庄以西,占地200亩,投资数亿,是融现代建筑与传统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核定床位1000张,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10月10日竣工,设有门诊部、住院部、急诊部,开放床位200张。科目设置齐全,门诊部设有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内科、神经内科、腹部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中医理疗科、皮肤性病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住院部除设有普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病房外,还设有重症监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医疗设施先进,人员技术力量雄厚,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东风路院区主要以收治各种传染传染病为主,在重大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的预防、控制、诊断与治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实现了突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肝病的诊断与治疗上形成了鲜明的专科特色,如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治疗、重症肝病治疗、人工肝治疗、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外科治疗、放射介入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等综合的治疗及效果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医院现有职工总数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3人,中级职称99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后2人、博士11人、硕士研究生63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市、局管优秀科技人才6人,担任全国、广东省及广州市专业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20名。 医院十分注重临床科学研究,近十年来,承担部级、国家级课题100余项,“十一五”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奖20多项。医院自建院以来,一直以承担政府公共卫生职能为己任,为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维护广州社会经济秩序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广东省及广州市抗非模范单位,广州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广东省、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将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周到的医疗服务。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020)87343533、87343633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是广东省癌症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广东省抗癌协会的依托单位。主办英文学术期刊 Cancer Communications(《癌症》杂志),多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4年被SCI收录,2018年影响因子为3.684,为国内肿瘤学领军期刊。主办唯一拥有国内统一刊号的肿瘤防治知识的科普报纸《防癌报》。 中心以优秀的文化引才、聚才,凝聚高水平的医教研队伍,现有员工3245人(含博士后及特聘人员),其中硕士生导师228名,博士生导师157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人才10名。 现实际开放病床数1488张,设有35个业务科室,8个职能处室,2个研究科室。2019年门、急诊量118万余人次,年住院量达13万人次,医疗业务量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医疗技术水平领先,拥有软硬件条件亚洲一流的放射治疗中心、开展多个专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组织制订各大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近五年,共有61项来自临床一线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公认,被全球肿瘤诊疗标准与指南采用;为广大肿瘤病患提供个体化、最优质的诊疗服务。 中心是国内培养高层次肿瘤学人才的摇篮之一,为全国尤其是广东省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肿瘤专科人才,自1964年起卫生部委托开办全国肿瘤临床医学进修班,已为全国培养了5000多名肿瘤专业技术人才,其中部分人才已成长为全国各地学术带头人及骨干。 中心于1990年开始探索肿瘤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老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2014年9月获批国家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来,现拥有1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个协同专业基地。招生总人数已超400余人,致力于为社会培育高素质、同质化优秀医学人才。 中心作为我国较早建立的癌症防治研究机构,发挥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的优势,科技影响力稳居"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肿瘤学)前两位。先后获得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资助。2018年中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97项,资助金额达4668万元,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合同金额3540万元。近年来共有85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6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一等奖5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项。在反映全球科研机构高水平论文产出的2019年度自然指数排行榜上,中心位居全球癌症中心第五位。 中心建立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伙伴网络,成果丰硕:与全美肿瘤专科排名第一的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结为姊妹医院,基于与我院的长期友好合作,该院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先后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英国华威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外科医师学院、荷兰Erasmus医学中心等世界先进的癌症防治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共同开展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中心通过优化管理体制,推进软硬件建设,建成了就医方便、流程合理、宾至如归的花园式人文医院;继承"诚实、友爱、敬业、创新"的文化因子,形成爱院如家、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优秀文化,多次荣获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称号。 中心现正积极推进黄埔院区和天河院区的建设,期待以一流的设备、精湛的技术、优雅的环境、科学的流程为国内外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文医疗服务。
宝安区人民医院 0755-27788311(总机),0755-27782405(医办)
防治胃肿瘤多吃哪些素食好胃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防治胃肿瘤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吃素食,专家认为,保健的第一原则是多吃高纤维的植物食品,也就是素食。... [详细]
胃肿瘤病人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由于胃肿瘤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治疗此病更注重“养”。只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可以使我们拥有一个好胃。... [详细]
胃肿瘤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胃肿瘤是我国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护理,这样才能使治疗的效果理想。那么,胃肿瘤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为... [详细]
胃肿瘤患者应如何保健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治好,治疗胃肿瘤最好的方法就是“养”。那么,胃肿瘤患者的保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 [详细]
胃对于身体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每天所进食的食物都需要靠它来消化并且运送到各个器官,而有些人在日常因为没有注意导致胃部受损持续发生问题,甚至有些因为患上胃部肿瘤而丧... [详细]
胃肿瘤被发现就是晚期吗 胃癌最容易转移到哪些区域?“大多数胃癌患者,在早期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一般都是到了比较晚期的时候,才会有胃胀、恶心、烧心,甚至是呕吐... [详细]
胃肿瘤饮食注意什么 胃出血是一种对身体和内心伤害都非常大的疾病,得了这种疾病以后是相当痛苦的,因此大家在得了胃出血以后务必要及时接受治疗。那么胃出血患者需要注意... [详细]
胃肿瘤良性的需要化疗吗 西医的一般治疗方法有: 一、手术治疗 肾细胞癌手术分为单纯性肾癌切除术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目前公认的是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可以提高生存率。根... [详细]
胃肿瘤很少出现症状,有的因肿瘤生长较大发生并发症或恶变后才发生症状,所以易被忽略... [详细]
胃肿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说到肝肿瘤,相信大家应该从这个名词上也能了解一些,这是一种发生在人们肝部的疾病,我们都知道肝部是我们身体较为重要的一个器官,如果它出现了... [详细]
胃肿瘤切除后饮食 胃出血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而且经常的突然发现,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详细]
胃肿瘤的检查 (1)X线钡剂检查:仅适用于出血已停止和病情稳定的患者,其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阳性率不高。 (2)内镜检查:急诊或早期胃内镜检查即可发现溃疡... [详细]
胃肿瘤是什么病严重吗 典型的纵隔囊肿与肿瘤较易诊断,但纵隔发生病变较多,因此原发性纵隔肿瘤和囊肿要与许多疾病相鉴别,这对处理甚为重要... [详细]
胃肿瘤晚期还能活多久 脑动脉瘤并非肿瘤,它是脑动脉壁局部的异常膨出。简单说,脑动脉瘤就好比动脉壁上吹了个小气球,膨出的脑动脉壁极薄,随时都会破裂... [详细]
胃肿瘤有哪些 每一个人都需要依靠胃部才可以去消化食物,因此胃部的功能是非常的强大,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去保护好自己的胃部,但是现在却有一些人患上了胃肿瘤,从而伤害... [详细]
胃肿瘤良性和恶性症状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多了解医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对身体进行自我监控。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这种疾病是胃肿瘤。在日常生活中... [详细]
胃肿瘤分型 (一)发病原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发病原因,尚存争议,十年来随着对本病形态学、胆汁酶学及动物实验研究的进展,对其病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多数学者认为本病... [详细]
胃肿瘤活检 王家骥主任医师 擅长:颈椎病、眩晕症、急慢性胃肠道疾病、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症、抑郁症等、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的治疗... [详细]
胃肿瘤晚期还能活多久 口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癌症,对人们的口腔危害十分巨大。口腔癌一旦发作,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防治口腔癌是十分有必要的。口腔... [详细]
胃肿瘤破裂出血 胃出血是一种什么疾病呢?很多人对于此类疾病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胃出血的出现其实存在很多复杂的病因,其中也有其它疾病引发出来的因素。这类疾病的死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