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医院 0734-8222580(院总值班),0734-8833120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0743-8222528(院办公室),0743-8222417(急诊科)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坐落在湖南省西北边陲、武陵山区腹地的湘西州州府所在地吉首,始建于1952年,其前身是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宏恩医院。历经数十年的艰苦创业,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锐意进取,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发展成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学科齐全、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也是湘西州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占地530余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开放床位700张,设有湖南湘西肿瘤诊治中心、湘西州紧急救援中心等44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固定资产4.3亿余元,定编床位760张,年门诊量35万人次,住院2万余人次。医院在职职工105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2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86人,中级职称27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获国际南丁格尔奖1人。是全国500家大型综合医院会员医院,卫生部批准的国际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南华大学教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定点指导医院、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香港“关怀行动”湖南工作站。随着事业发展,州政府决定将医院整体搬迁至乾州新区,新院门诊、住院大楼主体已完成,计划于2009年底正式营业,病床将增设至1100张。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在过去的30年来,医院配备了美国GE公司1250mA大C型血管造影机、西门子螺旋CT、以色列2000型全身CT扫描仪、开放式磁共振成像仪、ECT、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日产717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彩超、直线加速器、钴60、深部X光机、模拟定位机、体外后装机、震波碎石机、豪华型高压氧舱、多功能进口麻醉机、血液透析机、人工肝机、西门子呼吸机、颈颅彩色多普勒系列内窥镜等万元以上现代化医疗设备500余台(套),设备总值2.2亿多元。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从80年代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以来,先后开展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肾移植、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断肢(腕)再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胡桃夹综合征介入手术、耳再造术、三维彩超诊断胎儿先心病等多项新技术。近年来获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州科学技术三等以上奖50多项。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坚持以人为本,视质量为生命。按ISO9001:2000国际标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30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湖南省卫生文明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湖南省行风建设标兵单位、湘西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双文明先进单位、芙蓉标兵岗先进单位、党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改革开放,让州医院插上腾飞的翅膀,30年的历程,医院旧貌换颜。在湘西人民的心目中,州人民医院已然成为可资骄傲的地区符号。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0745-2383766(门诊室),0745-2388999(急救)
成立于1970年的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为湖南省铁路工程指挥部医院、怀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是湖南西部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系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南华大学怀化临床学院,南华大学和吉首大学硕士学位培养点,吉首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和吉首大学第四临床学院,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基地,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感染病中心为湖南省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怀化市高危孕产妇抢救中心,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湖南省胸痛中心首批试点医院。 医院占地255亩,业务用房11.86万平方米。职工2229人,专业技术人员2041人,有正、副教授36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博士6人,硕士205人,编制床位1800张,承担本科、硕士研究生等多层次教学任务。 现有40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业务辐射周边五省市40余县市,其中:感染性疾病科、小儿科、骨科和护理学等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外科、急诊科、妇科、康复科、呼吸内科、临床药学6个省市州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产科、肝胆外科、肾内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超声诊断科市级重点专科8个,其中骨科、感染科、护理等20个市级医疗质控中心挂靠在我院,是怀化市最早开展心脏和神经介入手术、脊柱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肝等治疗的医院,先后开展了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不停跳搭桥手术、免插管胸腔镜下手术、I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孙氏手术)、胸腹主动脉瘤置换手术、断肢再植术、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支气管狭窄介入支架植入术、龙激光手术、3D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一大批实用诊疗技术。 拥有美国飞利浦3.0磁共振,进口高档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3台,日本岛津数字胃肠机、美国豪洛捷数字乳腺机,德国西门子ECT、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德国卡尔蔡司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3D全高清光学内窥镜系统、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奥林巴斯超声内镜等一大批现代化诊疗设备。湘西地区第一台PET-CT、回旋加速器正在装机中。 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怀化市科技进步奖19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21项、怀化市科研项目11项。发表SCI论文5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获批成立怀化市心脑血管病研究所、怀化市循证医学与临床研究所、怀化市个体化医疗临床研究所等三个怀化市重点实验室。 医院秉承“优质、权威、温馨、放心”的宗旨热忱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 0734-8127066(医务科),0734-8223268(急救中心)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是衡阳地区唯一集妇幼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三级妇幼保健院和妇女儿童专科医院。现有员工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0人,60%以上员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病床170张,下设30多个科室,承担全市五县二市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预防、科研教学及健康保健任务,是衡阳市各县、市、区医保、农合定点单位。 年门诊人次25万,住院人次1.3万。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爱婴医院、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文明单位、衡阳市消费者满意医院等五十多项殊荣。 医院秉承诚信为本取之于民回报于民的办院理念,着力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严格收费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上做文章。 妇科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市属两个重点学科。95年成功救治950克极低出生体重儿,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赞许。07年又救治成功一800克宝宝,破衡阳最低记录。 产科连续15年年分娩率居市区第一。率先在衡阳开展“导乐陪伴分娩”和PEEA阵痛分娩。 小太阳康复科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为脑瘫患儿带来福音。对中重度脑瘫儿治疗有效率在98%以上。 小儿外科,是市区唯一专业儿童外科。其巨大脐膨出还纳术、先天性隔疝修补术、先天性胃壁肌层缺如并穿孔修补术,填补了衡阳市的空白。 近几年,医院十分重视“副产品”开发。其产后康复科成为雁城孕妈妈恢复魅力的摇篮和哺乳妈妈的乳汁发动机。孕妇学校每周的“孕妈妈课堂”已成为雁城准妈妈们的沙龙。“月嫂中心”具有细心、耐心、爱心的专业月嫂,为新妈妈提供好帮手。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0734-8288080(院办公室),0734-8288120(急救中心),0734-8899939(新院咨询),0734-8899750(咨询电话),0734-8288930(老院咨询)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省、市、县医保、工伤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多次被评为百姓放心医院。 目前,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为新院区和老院区(东院),两院区总占地140多亩,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新老院合计编制床位1500张。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65人,博士28人,硕士230人,硕士生导师46人。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建筑别具风格,环境优雅,享有“园林式医院”之美称。设有42个病区,一级临床科室17个,二级临床专业科室25个,另设有8大医技科室。肾移植中心成功开展了国内首例ABO/Rh双血型不相容肾脏移植术,是首批获得卫生部批准开展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单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心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消化系疾病内镜下治疗、血液净化,关节置换、脊柱疾病微创治疗和重症救治等方面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设备一流,拥有美国GE 1.5T磁共振 和飞利浦16排螺旋CT、多功能数字胃肠机、数字减影X光机(DSA)、数字化X光机(DR),多普勒彩色超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前列腺汽化电切镜、系列电子内窥镜、准分子激光治疗仪(PRK)、高压氧舱、高能直线加速器和陀螺刀等高精尖设备。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学术气氛浓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医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600篇,出版专著20部,完成各级科研课题200余项,获各级教学、科研成果30余项。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放射影像学、临床检验学均系硕士研究生授权点。 南华附二人始终坚持“医诚术精,行方智圆”的办院理念,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团结拼搏、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以真诚的微笑,精湛的医术,正朝着把医院建设成“省内先进、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医教研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的目标奋进。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0731-88883684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社区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全国首批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系湖南省干部保健基地,也是湘江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为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原发性肝癌病种牵头单位,医院“肿瘤病科”和“老年病科”成功入选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坐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麓山下、风景秀丽的湘江西畔。 医院地处风景秀丽的长沙市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社区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其环境优雅、名医荟萃、设备先进、医术精湛、药材道地、服务优质、执业规范。现开放病床400张,拥有国家重点专科二个;省重点专科五个;重点研究室1个;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有中医、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医院湖湘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特色突出,坚持以中为主的中西结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服务于广大的老百姓,疗效显著,影响甚广。 医院拥有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9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36名,名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家15名,有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技术骨干,配备有16排螺旋CT、DR、DSA介入成像系统、高档全身彩超、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全自动发光免疫仪、流式细胞仪、全层流手术室等先进医疗设备及设施。 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针和"名科、名医、名药"的品牌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内科为主体优势,肿瘤、脑病、脊柱、心血管、大肠肛门病为专科特色的办院风格。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课题、科技部、国家经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湖南省"十五"重大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238项,荣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50多个奖项,发明了我国第一个治疗肝癌的中药新药肝复乐片,研究开发出了古汉养生精等30多个药品,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医治疗肿瘤的《中华肿瘤治疗大成》、第一部论述中医科研方法的《实用中医药科研手册》等学术专著110多部。 医院在古代名方或名医经验方的基础上研制成近40种纯中药特色制剂。如肿瘤科的平癌片、肝喜合剂、癌复康片;脑病科的养心安神片、豨莶通络液、健脑通络胶囊;心血管(高血压病)专科的护心康片、复方降脂片;大肠肛肠病专科的痔清消袋泡剂、清肠宝、便可通片;肾病科的肾复康冲剂;甲亢专科的甲亢安片;乳腺病专科的乳核内消片;脱发专科的养真生发冲剂等特色制剂都深受患者欢迎。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0731-84917729(门诊办) 84917810(导诊台)84912978(传真)84917777(总值班)84910120(急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湖南省中医院,为国家重点建设中医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湘省国医院,院区所在地为历代祭祀医圣张仲景的祠堂旧址,左邻一代民族英雄辛弃疾屯兵营地。医院历史悠久,是一所综合功能齐全、专科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素有“湖湘中医发祥地”“医圣故址”之美誉。 历史渊源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河南南阳人,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他在长沙任太守时,非常关心人民的疾苦,不顾忌封建时代官场戒律,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坐在太守堂上、敞开衙门,为平民百姓治病,救人无数,深得百姓尊重和爱戴,“坐堂行医”因此沿袭至今。据清·吕肃高修·张雄图撰 乾隆十二年刊本《长沙府志》记载,为了缅怀张仲景的历史功德,于乾隆八年在太守堂原址修建了张公祠(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址所在地)。 人才梯队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02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9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名中医12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52人,国家名中医传承工作室8个,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0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9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人,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养对象3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骨干人才培养对象1人。 专科建设 医院占地面积14亩,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现有编制床位1100张,设置有41个临床、医技科室,46个专科专病门诊,有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妇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康复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妇科、脑病科、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耳鼻喉科、中医预防保健科等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另外还有11个省级重点专科,中医皮肤科病理免疫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 教学科研 医院3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7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8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8项,厅局级科研课题108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励9项,登记新药1项,专利6项。2011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试验机构,涵盖中医肛肠、中医骨科、中医皮肤、中医神经内科、中医心血管内科5个专业,2018年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备案,可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40个。医院同时还是国家中医药特色骨伤救治能力建设基地、国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南省中医医院肛肠科、骨伤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专业委员会6个省级学会的主任委员单位。 硬件设施 医院设备精良,拥有飞利浦1.5T高场强磁共振机、GE数字化平板C臂机(DSA)、西门子螺旋CT、飞利浦DR、奥林巴斯电子胃镜、岛津数字胃肠机、史塞克三晶片高清腹腔镜、奥林巴斯电子肠镜、彩超、C型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椎间孔镜,麻醉机、激光治疗机、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分析、血液透析仪、呼吸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等高精新科技医疗设备,实现了诊疗和临床研究手段的现代化,为医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任重道远 在蕴蓄着湖湘文化历史积淀的这方热土上,医院始终秉承“承仲景之志,精耕博采;行医圣之风,仁济于人”的院训,明确了“医圣故址,蔡锷北路,中医附二”中医药文化的战略定位,坚持“综合功能齐全、专科优势突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中西医结合办院方针,确立了“以内涵建设为中心,以人才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稳步把我院建成全国一流的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的发展目标。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0736-7788113(院办公室),0736-7788175(门诊咨询)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1898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广德临床学院,中南大学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医院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亿元。拥有现代化门急诊医技综合大楼及设备设施齐全的内科、外科、三住院大楼、肿瘤中心住院大楼。建立了供本院职工及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高标准的中心实验室,可开展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分子遗传学等各种实验工作。编制床位1200张,实际开放1400余张,现有职工140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72人,副高级以上专家288人(正高64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57人,中南大学和徐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10名,博士7人,硕士85人。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拥有64排128层容积CT、德国产1.5T核磁共振、16排高速螺旋CT、西门子直接数字成像平片X线装置(DR)、富士医学影像处理系统(CR)、GE心血管造影系统、西门子数字化胃肠X线装置、菲利浦四维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子)刀、德国产第七代爱丽丝准分子激光治疗仪、20人高压氧舱、电子腹腔镜等各种内窥镜、血液透析机、人工肝机、重症监护系统、光子嫩肤仪、瑞士产共振吸脂机等现代化医疗设备9976台件,设备总值达2.366亿余元。 医院科室设置齐全,专科特色明显。市“120”急救中心落户该院,全院共设有33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其中生殖医学中心、肾移植项目经卫生部考核验收获准入资格,其余专业全部经省卫生厅验收合格取得证书,神经外科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市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年门急诊量100万人次,出院病人4.5万人次,年手术量近3万台次。成功开展了心脏移植、肝脏移植、冠脉搭桥、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等高难度手术。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重点科室疾病诊治及介入治疗、危急重症救治、微创外科、生殖遗传(试管婴儿)、等离子体双极气化电切等高难度手术及诊疗技术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医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重视继续医学教育,每年选派20余人到上级医院专科进修,200余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交流,每年接受中南大学、南华大学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医员600多人次,每年培养县乡进修医生百余人次。近年来有百多项临床科研课题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每年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双文明建设模范单位”“省文明医院”“全省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省园林式单位”“全省优秀实习基地”“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
湘潭市妇幼保健院 0731-58528904(院办)
湖南省湘潭市妇幼保健院(湘潭市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湘潭市妇女儿童医院)始建于1953年,建院六十余年来,经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保健、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具有相当规模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全市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以及指导任务,是全市的产前诊断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也是湘潭市首批爱婴医院,全市唯一一所妇女儿童医院。 目前,湘潭市妇幼保健院一院两址(河东本部院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河西院区主要功能为公共卫生服务)。总占地面积43亩,固定资产2.1亿元;实际开放床位405张;全院现有职工63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3人。2016年总门诊量42万余人次,年住院量2.6万人次。年分娩量7000余人次,占城区近60%,居全市之首。 医院始终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群众妇幼保健需求为导向,在全国首创建立“3+2+1”模式的湘潭市妇幼保健联合体,组建专家团队进行对口技术服务,使三甲专家资源快速下沉,提升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促进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同时,医院狠抓基层妇幼保健质量管理,切实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认真落实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有效保障了母婴安全和健康。近几年,通过共同的努力,我市公共卫生服务的两项主要指标: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历史低位,2016年分别为7.01/10万,6.06‰,为推动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和提高做出巨大贡献。 医院在狠抓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还努力致力于凸显妇幼保健机构特色,促进临床与保健均衡发展。2012年始,以“全生命周期”的学科体系建设理念推进实施“中心化建设”,设立儿童健康中心(儿童保健部)、围产医学中心(孕产保健部)、妇女健康中心(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四大临床与保健密切结合的业务部门,使妇幼保健机构长期以来的“按功能划分”的服务体系改为“按人群划分”。这一特色学科体系的建设,为全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有效促进了学科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妇女保健部:现开设有临床、保健业务部门12个,拥有三个病区,开设普通妇科、生殖内分泌、中医妇科、生殖中心、乳腺专科、盆底康复、计划生育科、宫腔镜中心等学科业务。现开展宫腔镜电切术、复杂子宫切除术、盆底重建手术及康复、恶性肿瘤手术及化疗等高难度手术,微创手术占90%以上。妇科是湘潭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妇科是湘潭市中医重点专科。 围产保健部:现开设保健、临床业务科室13个,拥有普通产科、病理产科、特殊产科、产房等5个病区。开设二胎门诊、助产士门诊、母乳喂养咨询门诊、产后康复等特色服务项目。产科是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湘潭市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推广国际产科管理服务模式,引入美国太平洋医疗中心“无创分娩”和镇痛分娩技术,开展产房开放模式、自由体位接生、晚断脐、新生儿沐浴、脐带暴露等一系列改革,为广大孕产妇提供全程、连续、人性化的服务。 儿童保健部:是省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现开设保健、临床业务科室19个,拥有7个住院病区。开设新生儿科、NICU、PICU、儿童保健科、儿童五官科、儿童康复科、中西医结合儿科等学科业务,开展急危重症早期快速评估、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医外治、儿童眼底广域成像系统等技术项目。儿科是市临床重点专科,开设全市唯一的儿童PICU,以有陪服务为特色,满足全市儿童危急重症的急救需求。新生儿科是湘潭市新生儿急救中心及湘潭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计划生育服务部:目前已开设计划生育服务指导科和计划生育手术科、男性生殖健康科业务。 优生与遗传科:我院优生遗传科承担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产前诊断中心任务,近年来发现世界首报异常染色体核型6例,获批为全国第一批高通量基因测序的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单位,是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每年诊断并干预的出生缺陷儿约200例,相当于每年为我市减少一个儿童福利院。 生殖医学中心: 2016年3月经省卫计委组织专家现场论证评审,批准同意筹建开展“IVF技术项目”(即试管婴儿)。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0737)4401449
(原益阳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8月10日,位于益阳市赫山区三里桥路88号(赫山区政府后面),是赫山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急救、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于1995年被定为南华大学临床教学医院,于2007年被、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定为技术合作医院。医院现有在职人员669人,其中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228人,开设病床680张,11层新住院大楼于2011年正式启用。医院主要科室有赫山区急救中心:24小时免费接病人住院;急诊科:24小时接诊急诊病人;心血管内科:主治心血管等内科疾病;神经内科:主治脑血管、神经、脊髓、运动障碍等疾病;呼吸内科:主治呼吸、内科等疾病;肾内科:主治肾脏内科疾病、血液透析等;综合内科:主治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疾病;普外一科:主治肝胆、普腹、和小儿外科等疾病;普外二科:主治胃肠、心胸外科疾病;神经外科:主治颅脑外科、、脑挫裂伤等疾病;泌尿外科:主治肾脏、输尿管、膀胱、,并发展了不开刀经皮肾镜泌尿系统取石术;骨外科:主治外伤、骨病、脊柱、等疾病;妇科:主治各种,开展了妇科腔镜手术;产科:主治各种平产、和剖宫产等,并备有专车免费送母婴回家;儿科:主治儿童及新生儿各科疾病;五官科:主治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各自疾病;特色专科门诊有中医科、皮肤科和肛肠科等,医院正在建设ICU病房:收治危重重症监护病人,医技科室有放射科、CT室、检验科、功能科、病理科和血透中心等。主要仪器设备有1.5T超导核磁共振、16排螺旋CT、德国DR、血液透析机、支气管电子镜、肺功能仪、飞利浦彩色B超、黑白B超、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电子胃镜、纤维结肠镜、膀胱镜、电子阴道镜、全自动血球仪、多功能牙科治疗机、电子腹腔镜、胆道镜、皮肾镜、输尿管镜、前列腺电切镜、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等。
南县中医院 0737-5236553
南县中医院历经50年的风风雨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力量日益雄厚,已发展成为南县独具中医特色的大型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是全县交通事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及首批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是全民所有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中医院为南县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推进南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为缓解南县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县中医院占地面积20亩,医疗使用面积7000平方米,开设病床120余张。拥有全新CT扫描机、进口彩色B超、进口电视腹腔镜、全自动多功能自动生化分析仪、床旁X光机、大型X光机、多功能麻醉机、多普勒、骨伤治疗仪、偏瘫治疗仪、床旁心电监护仪、利普刀等高、精、尖大中型设备50余套。创年医疗收入一千多万元。 南县中医院现有总人数304人,其中在编224人,退休43人,临时工37人(含借用2人)。现有在编人员按专业技术分类:专业技术人员184人,非专业技术人员40人。分别占在编人数的82%和18%。获技术职称的人员有164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50人,初级职称130人。全院现有临床医师86人,职业医师48人,助理执业医师35人,属中医类临床医生1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4人,其他卫技人员91人,其中护士41人,药技人员22人,医技人员28人。目前在岗人数227人,其中在编190人,临时人员37人;在岗人员中从事行管后勤的29人,现在离岗人员59人,其中内退16人,停薪留职25人,待岗10人,借用8人。全院共产党员62人。 南县中医院临床设有120急救中心、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骨伤科、理疗科、肝病科、肛肠科、痔瘘科中医特色专科等18个科室。120急救落户我院以来,我院采取军事化管理,开辟急诊绿色通道,抢救了数以万计的急危重病人,为南县的急救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近几年加强了对全科医生的培训力度,相继选送全科医生到湘雅附一、附二进修,引进了危重症抢救设备,心脏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偏瘫治疗仪。内科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珠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出血、胃出血等急症及酮症酸中毒等各种中毒的抢救有独特的抢救措施。颅脑外科能进行各类颅脑外伤病人的救治,并能开展急性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开颅手术以及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术,手术成率高,病人预后良好。骨伤科运用中西结合治疗各类骨伤病人。对骨折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中药内服外敷疗效显著,给广大患者解决了手术带来的痛苦,且价格低廉。能开展各种大中型骨科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脊柱骨折各种手术,特别是椎弓根内固定术。外科在微创技术上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疝气微创手术;在传统开腹手术上开展了结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甲亢手术等各种胃肠、乳甲、肝胆大中型手术。妇产科对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及危重病的抢救有独特见解。并能开展卵巢囊肿、宫外孕腹腔镜微创手术,及阴式子宫摘除术,门诊无痛人流等手术。医院对“中风”病人的救治、康复,特别是中风急性期、后遗症期的治疗有独到的治疗方法。针灸理疗传承中医特色,治疗以针灸、推拿、牵引、理疗、电针、火罐、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疗效独特,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南县中医院将充分利用国家对中医药的政策扶植,全面振兴和发展中医院,为全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起龙头作用,继续坚持“以中医药为主,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 形成以中医骨伤科、中医针灸推拿科、中医内科、中药制剂室等为主要特色专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重要作用,加强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医院秉承质量第一,病人至上,以最优的服务质量,最低的服务价格竭诚为广大病友服务。
桃江县中医院 0738-8887120
桃江县中医院位于美丽的桃花江畔,创建于1964年,通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县中医院目前已成为一所独具中医特色的现代综合性医院。有专业技术人员220多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80余人。职能科室有六股三室,临床设有内、儿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肛肠科、腰腿痛专科、五官科、口腔科、药剂科等18个临床科室,其中,骨伤科、腰腿痛科是重点专科,开设有、风湿骨病、乙肝、瘘病、心血管病、、、、皮肤、10个专病门诊,其中腰是我市卫生局授牌的颇负盛名的全市唯一的治疗中心。拥有现代CT、彩色B超、500mAX光机、心电监护仪、体外震波碎石机、膀胱镜、三维多功能牵引床等医疗设备30余台(件),各种现代诊疗设备和检测手段一应俱全,能进行开颅术及各种复位手术、椎间盘突出治疗手术,能开展甲状腺全切、脾切、肾切、子宫全切、剖腹探查等各种外科手术。近2年来,还成功开展了外固定支架、RF钉内固定、带蒂皮瓣移植、透视下行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等新技术,各种抢救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配备合理,开设病床120张,年门诊量近10万人次,年住院量2000人次,属多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1996年通过国家“二甲”医院达标验收,1998年创“爱婴医院”。医院多年来,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办院宗旨,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疗质量、服务水平、院容院貌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改善,两个效益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医院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面工作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安化县人民医院 0737-7298205(医务科),0737-7298000(院办)
安化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非营利性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现有干职工68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1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3人,副高69人,中级职称225人,初级职称324人。近年来,医院在设备投入上,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添置了带影像增强系统的800毫安X光机、500毫安X光机、高压氧舱、螺旋CT、1000mv心血管造影机、X光数字减影系统、人工肾、三维彩超、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脑电地形图、全自动生化仪、血球计数仪、碎石机、电子腹腔镜、支纤镜及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前列腺电切镜、膝关节镜、胆道镜、副鼻窦镜、气压弹道碎石、输尿管肾镜等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精密仪器200余台(件)。在学科建设上,医院先后设置了普外、泌外、神外、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等16个临床科室、检验科、放射科、CT室、超声科等9个医技科室。开展新手术100多项,其中3项获市级奖、2项获省级奖,并获国家专利3项。目前能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冠脉造影、支架置入、射频消融、肿瘤及外周血管术等手术。医院每年发表在省级以上医学专业杂志上的论文20多篇;市级以上学术交流会交流的论文40多篇;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20多篇。医院的骨科、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为益阳市重点学科。 医院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院之路,重视人才培养。近年来,先后派出700余人次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派出400余人次到省内外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在省级以上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市以上学术交流论文97篇,近几年新开展技术项目55项,其中14篇获县、市级三等奖各1项,获省级三等奖1项,在全省同级医院中享有盛誉。 目前医院拥有万元以上的大型医疗精密仪器160余台(件)。如带影像增强系统的800毫安X光机一台、500毫安X光机2台、高压氧舱、螺旋CT、1000mv心血管造影机、X光数字减影系统、人工肾、三维彩超、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脑电地形图、全自动生化仪、血球计数仪、碎石机、电子腹腔镜、支纤镜及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前列腺电切镜、膝关节镜、胆道镜、副鼻窦镜、气压弹道碎石、输尿管肾镜等,最近将引进我市第一台直线加速器。医院通过人才培养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其医疗质量管理和业务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如我院的介入诊疗中心是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的全省唯一的县级介入诊疗中心。目前能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冠脉造影、支架置入、射频消融、肿瘤及外周血管术等手术;我院的微创外科技术渗透在外科系统的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骨科、五官科等领域,其中腹腔镜行胆囊切除近500例,无一例医疗投诉。妇产科行微创外科手术200余例,反响良好。骨科开展的断指再造术、脊椎开展了压缩性骨折AF.RF内固定、脊髓手术开展得很有生色。神经外科开展的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治疗脑溢血、脑肿瘤切除术。内分泌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肿瘤内科等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创造了新高。医院每年发表在省级以上医学专业杂志上的论文20多篇;地以上学术交流会交流的论文40多篇;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20多篇。近年来,新建和扩建了门诊大楼、医技大楼、外科大楼、内科大楼等,共面积约45000m2。院内布局合理,道路宽阔,花园璀灿,绿荫成林。 近年来,医院狠抓医疗行风建设,为解决安化山区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中国医院协会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中国医药联合会授予“中国质量信誉AAA级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授予“中国质量信誉之星”金奖,连续5年被益阳市卫生局评为“医疗质量优胜单位”,2007年2月获“创建湖南信用单位先进集体”殊荣。
益阳市中西结合医院 0737-4424449(院办)
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即原益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76年,地处益阳市萝溪路58号(萝溪路与秀峰东路交汇处),是我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集医疗、中医药、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系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定点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疗技术合作医院、长沙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益阳医专临床实习基地;系益阳市区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及多家商业保险机构定点医院。 医院现有土地面积42亩,医疗用房35000平方米,可开放床位700张,在职人员53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32人(高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126人)。设有肾病脾胃病科、妇产科、肛肠科、肿瘤科、心血管病肺病科、中风病科、外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急诊科、门诊部、120、名中医工作室、血液透析室等20个临床科室和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功能科、药剂科、手术室、治未病中心等7个医技、辅助科室。其中康复科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中风病科、针灸科、肛肠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肾病科、骨伤科为市级重点专科,"治未病中心"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医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病制剂20余种,且性能稳定,疗效可靠。 拥有陀螺刀、核磁共振、CT、DR、彩超、深部热疗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TM等1亿元大型诊断和治疗设备。 医院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坚持依靠专科立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方针,在不断改善医疗环境、提高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的同时,愿为您的生命健康作出我院积极的贡献。
沅江市人民医院 0737-2721683(院办)
沅江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39年。它座落在风景秀丽的琼湖湖畔,是一所集医疗、科研、预防、教学于一体的县市级综合医院。1994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沅江地区唯一的“二级甲等医院”称号,199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儿童基金会授予“爱婴医院”称号,2004年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授予“百姓放心医院”称号。医院占地面积48亩,房屋建筑面积32383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1613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每年诊治门诊病人5万余人次,收治住院病人8千余人次。 沅江市人民医院一贯坚持人才建院和科技兴院宗旨。目前,全院共有干职工446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34人,中级职称169人,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1%。核定床位290个,可开设病床356张,分设14个临床科室、五个医技科室,26个专业学组。可开展颅脑、普外、肝胆、泌尿、五官科、显微外科、微创外科、骨外科、创伤外科及妇产科各种三类以上手术及部分四类手术。专科设置以微创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较为见长。 沅江市人民医院曾连续三年荣获省护理质量天使杯。沅江市“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心”、“创伤急救中心”、“伤残鉴定中心”、“白内障复明中心”、“腹腔镜治疗中心”、“120急救中心”、“体检中心”已先后在医院成立。系南华大学医学院实习医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并已确定为湘雅医院临床定点指导医院。
诱发痣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因素有遗传、内分泌失调及紫外线照射有关。痣的患病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痣患者应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保持营养的全... [详细]
痣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但是不管哪一种,对给人们的造成了异性的影响,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常见痣的发病原因分为身体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 1.身体内部因素 (1)内... [详细]
痣一般不需治疗。如需改善外观,防止恶变,消除隐患,必要时可行激光、微波、冷冻治疗。发生于掌、跖、肩等易摩擦部位,或有恶变症状时,应及早完全切除。皮损范围大者应切... [详细]
爱美的朋友,都不希望出现痣,但是除了一些遗传因素不可避免之外,我们也应该多加以注意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 1.日常生活中在进行美白护理的同时进行防晒,就能很好地抑... [详细]
痣多发生在面、颈、背等部,可见于任何正常人体。可在出生时即已存在,或在生后早年逐渐显现。多数增长缓慢,或持续多年并无变化,但很少发生自发退变。痣症状表现有多种类... [详细]
痣是由于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引起的,黑色素沉积在真皮层称为真皮内痣;沉积在真皮层与表皮层之间称为交界痣;兼有上述两种属性的称为混合痣。由于痣含有黑色素,所以又称为... [详细]
痣在确诊时,除依靠其临床表现外,还需借助辅助检查。本病的检查化验靠常规物理检查和病理确诊。组织病理检查可见:皮内有巢状排列的、无树枝状突的痣细胞... [详细]
多数增长缓慢,或持续多年并无变化,但很少发生自发退变。个别类型的痣还有转变为恶性的可能,从而危及生命安全... [详细]
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简称霉菌)感染甲板或甲下所致的疾病。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一5%,占皮肤真菌感染的30%。男女之比国... [详细]
甲真菌病的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一、局部治疗 适用于病甲数较少的病例。可坚持外涂5%阿莫罗芬指甲油、8%环吡酮氨(环己毗酮氨乙醇)3... [详细]
甲真菌病患者宜食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是维持健康指甲所必需的,蛋黄是蛋白质的好来源。燕麦片、核果、种子、谷物、豆制品都富含植物蛋白。此外,还要多吃蔬菜水果,水果... [详细]
甲真菌病常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各种真菌引起。少数由其他丝状真菌、酵母样菌及酵母菌引起,偶尔也可由孢子菌、镰刀菌及土色曲霉等引起,大多见于营养... [详细]
预防甲真菌病,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保持全家人的足部清洁、凉爽和干燥。 2、尽量用淋浴方式,避免使用碱性肥皂。 3、不穿不透气的鞋。 4、不要涂抹劣质指甲... [详细]
根据甲损害的不同临床特点,甲真菌病可分为下列四型:1、远端甲下甲真菌病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真菌开始侵犯远端侧缘甲下角质层,再侵犯甲板底面,逐渐导致甲板变色变质,... [详细]
甲真菌病的诊断除了依靠临床表现外,辅助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常用的检查方法如下:1、真菌学检查 收集足够的标本是关键,远端甲下型可用刮匙,牙科刮铲及甲起子... [详细]
扁平疣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要尽量避免病毒感染的发生。其具体预防措施如下所述。 1、普及卫生宣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使用患者物品用具,防止间接传染... [详细]
扁平疣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物,如针、刷子、毛巾等间接传染。外伤也是引起传染的重要因素,平时经常可见到扁平疣沿着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索状,这就是外伤引... [详细]
扁平疣一般不需要做特殊的检查,必要时可以做下列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上部可见较多空... [详细]
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上突出的病变。表面多扁平光滑,无明显不适,好发于青少年面部、手背等处。常呈慢性病变过程,属良性疾病,可以治愈,无严重危害... [详细]
扁平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好发于青少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色或粉红色的扁平丘疹,多见于面部和手背,无明显的自觉症状,病程慢。可通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