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皮肤病医院 0411-39878739(专家门诊),0411-39878705(医务科)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暨辽宁省麻风病防治中心创建于1949年1月,现址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长江路788号,建筑面积14886平方米,设置住院床位128张。医院现有职工291人,卫生技术人员201人(其中:正高职:20人,副高职:27人,中级:59人),有多人在国家及省级协会、学会担任理事、副主任委员等职。 在医疗卫生改革的洗礼中医院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逐步发展成为集皮肤诊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科系齐全、技术过硬、设备精良的专科医院,并跻身于国内一流皮肤病专科医院行列。西医皮肤科、性病科是大连市医学一级重点学科;中医皮肤科已连续两个周期通过辽宁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评审,2007年又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发〔2007〕59号); 性病科被辽宁省卫生厅审批为“大连市性病诊治中心”。 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服务于民、诚信待患”的办院理念,特色创新更为医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医院已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病有专药”的良性发展格局,以“五大特色”(即皮肤医疗美容、外科整形、激光治疗、过敏检测、性病诊治)、“六大专诊”(即:银屑病专诊、面部疾病专诊、小儿皮肤病专诊、白癜风专诊、真菌疾病专诊、脱发专诊)及中西药研发基地为依托,服务于广大皮肤病患者。 近年来,医院注重科研能力的提高,已在省厅及市局科研立项20项、新技术应用19项;临床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已形成技术水平一流的本院专家群体,辅以先进的实验设备,在疑难皮肤病诊断、性病实验室诊断、皮肤非创伤性检查等领域处于国内和省内领先地位;建有符合国家(PPG)标准的中、西药制剂室2510平方米,开发研制中药产品30余种,西药40余种,形成价格低廉、疗效肯定、特色突出的皮肤病专科用药体系。 2006年医院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系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大连市医保定点医院、物价信得过医院和无假日医院。为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近年还分别在市内增设皮肤病分门诊,开展常见皮肤病诊疗业务,为东、西部区域广大群众和皮肤病患者提供皮肤健康护理咨询及特色治疗服务。 今后,医院还将继续致力于加强与国内外同行及教学科研部门合作,充分发挥我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造福人类,营造人文、和谐、百姓放心的就医环境做出贡献。
鞍山市双山医院 0412-6703217(医务科)
鞍山市立山医院(鞍山市双山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科系齐全的三级综合医院,是中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鞍山市交通保险定点医院、卫生部授予的爱婴医院、辽宁省司法厅正式批准的“鞍山立山医院法医司法鉴定所”、鞍山卫校实习医院。鞍山市立山医院的骨科为鞍山市医学重点专科、中医科为辽宁省综合医院重点中医科、儿科为鞍山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心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物理诊断科等科系具有明显的技术特点。医院有职工1004人,其中高级医务人员172人。设有1个住院部、1个院门诊和2个地区门诊、3个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中心,承担着鞍钢职工、家属和广大鞍山市民的医疗保健工作。鞍山市立山医院总占地面积6.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5万平方米,开设床位600张。医院拥有西门子螺旋CT、蔡氏手术显微镜、科研版阿波罗彩超、眼科科医仁氩离子激光、泌尿外科钬激光、碎石机、心脏多功能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多功能手术麻醉机、DSA、CR、超高倍显像系统、冷消融离子刀、超声刀等一批先进的诊疗设备,设有装备先进ICU、NICU、CCU等特殊病房以及先进的高压氧、康复理疗、透析室等。鞍山市立山医院真诚欢迎广大城乡患者前来就医,医院将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和低廉的收费满足您的医疗需求。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0411-83631360(总机)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大连市骨科医院、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大连市唯一的一所市属骨科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为博爱医院,建于1917年,1955年改为大连市立二院,是大连市最早设立中医门诊部和中医住院部的综合性医院。1985年挂牌为中西医结合医院,1994年评为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增挂大连市骨科医院牌匾。2007年2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被正式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0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之一。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占地351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现有职工6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44人,副高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9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兼职教授(副教授)32人。医院设有400张床位,28个临床科室、28个门诊诊疗科室、9个医技科室、1个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及其他检查和物理治疗室,并设有1个分院和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拥有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多普勒机、芬兰中央监护系统、全自动万能手术床、体外碎石机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为配合骨科医院发展,医院又引进了螺旋CT、四肢关节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关节镜、EPY-PPI 型脉冲式颈腰椎间盘激光减压治疗仪、CR摄片仪、C型臂X射线机、大型数字减影机等设备。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注重中西医结合及专科特色建设,骨科、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是辽宁省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骨科设有5个病房,160张床位,医疗技术雄厚,拥有全国著名骨科专家吴汝舟教授、骨科博士、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及一大批优秀的骨干医师。骨专科分科细化,设置齐全,设有脊柱外科、骨肿瘤科、骨病科、创伤科、显微外科、关节镜科、手足外科、康复科等。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手术、微创手术与非手术并举治疗各种骨科疾病。在辽宁省独家引进四肢关节磁共振,EPY-PPI型椎间盘治疗仪,开展了PLDD(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减压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关节腔内注射中药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PKP、PVP微创术及一系列难度大、具有影响力的手术。 心内科擅长心脏介入方法治疗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肌梗塞、慢性心衰。 神经内科对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的治疗已形成一套系统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并成立了大连市唯一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中心是以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与现代康复理疗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康复中心,拥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承担治疗工作,治疗、康复方法多样、设备齐全,可明显改善中风偏瘫失语、骨科术后功能障碍,提高生命质量。内分泌科、耳鼻喉科等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特色。 随着二级医疗格局的形成,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卫生服务领域,满足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泡崖分院设有住院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国家安居示范小区——泡崖小区居民的医疗保健工作,医院的专家定期到分院出诊,真正实现了中医进社区,极大地满足了15万小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将以“务实、创新、优质、高效”为经营理念,以“以人为本、诚信待患、创新经营、服务一流”为服务宗旨,竭诚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沈阳市肛肠医院 024-31138888
沈阳市肛肠医院创立于195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全院现有职工46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02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6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77人,博士研究生3人。2015年门诊量8万余人次,完成各类肛肠手术13000余例,其中胃肠癌手术300余例。 医院根据肛肠专业发展趋势和科室特点,科学规范地将肛门病科系作出功能划分,积极建设“重点专科”中的“特色专科”。目前共九个病房,已初步形成肛门病科(痔、瘘、裂、感染、创伤、修复、肛周占位)、小儿肛肠外科、盆底康复治疗中心、肿瘤科、消化内科和胃、肠、肛门疾病研究所共同发展的格局。医院于2010年2月增设第二名称“沈阳市胃肠肛门病医院”,2012年9月成功晋升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肛肠专科医院,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研治中心、中国肛肠专业医师临床培训与研修基地、中国TST技术(北方)培训中心、欧洲生物反馈协会(BFE)中国地区IRER项目临床合作单位、加拿大Thought-Technology公司授权临床培训单位、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沈阳医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沈阳市一级重点专科、沈阳市痔病微创中心。 沈阳市肛肠医院肩负着国内肛肠专业临床医师专业培训及研修的教学使命,本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大力改善各项硬件设施,购置了一系列先进的仪器设备:东芝16排CT、移动DR、腹腔镜、雅培全自动生化仪、莱博瑞肛管直肠动力监测仪、生物反馈治疗仪、OLYMPUS-290电子胃肠镜以及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BK-3600直肠腔内超声等。作为沈阳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医院融合国内外多家医疗系统信息化建设之所长,完成了数字化手术室的改造和全院的信息化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构筑医院全方位管理。 医院共承担国家级协作课题4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5项,局级课题十余项;发表SCI文章3篇,中文核心期刊60余篇,专著两部,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本着“开放办院”的思想,建院以来,共为全国各地培养肛肠专业技术人员一千余人;大力引进和推广腹腔镜、TEM(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ST(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HAL(多普勒引导下痔上动脉结扎术)、LIFT(经括约肌间瘘管切术)、AFP(肛瘘栓)等肛肠微创手术治疗技术近20项,填补十余项国内、省内技术空白,使我院在肛肠疾病新技术应用和微创、无痛治疗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显著提高了医院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半个多世纪以来,医院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特色发展之路,经过几代人的创新、发展,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西医结合肛肠专科医院。近几年,医院在体制改革、规范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医疗质量、行风建设、医院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赢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实现了医院快速稳定发展。要实现将医院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最好的肛肠专科医院的目标,任重道远,还需加倍努力!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0411-84314175(总机)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始建于1953年,至今已有60年历史,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是大连市医保、开发区医保定点医院,大连市医保慢性病检诊唯一定点医院。 大连新华医院目前有可利用床位830张,37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及功能科室,16个临床教研室。现有正副教授185人,博士32人、硕士研究生7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及政府特贴专家8人。近五年来,医院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级在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500多篇,被SCI收录9篇。 大连新华医院拥有现代化的大型医疗设备,如平板直接转换式血管机(DSA成像系统)、电子胶囊胃镜和飞利浦7500多功能彩超、飞利浦16排CT、大型X光机、CR、大型生化分析仪等,为医院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提供了设备保证。 大连新华医院科系齐全,功能完善。肛肠科、整形外科、手足外科为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肛肠科近年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技术项目,如直肠癌根治低位肛管吻合术、“J”型储粪袋吻合术、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疾病等;手足外科开展了一系列新项目,其中部分项目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骨髓炎骨外露的创面修复、复杂的断指再植、足趾移植功能重建、拇指再造、创伤外科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等;整形外科精研各种复杂颌面、四肢整形美容手术,乳癌切除及一次性整形重建术;普外科全面开展各类手术,如肝脏移植、门脉高压各种分流术、断流术、肝脾联合切除术等;心胸外科除开展各种普胸手术外,在大连市率先开展了心脏移植、肺脏移植手术;消化内科利用腔镜检查的传统优势开展胃肠道的早期癌变检查,利用电子胶囊胃镜进行全肠道无创检查;心内科开展常规治疗同时,积极开展介入治疗;肿瘤内科利用新技术开展肿瘤靶向治疗,效果明显;妇产科、脑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眼科等众多科室在医院综合发展之路上也进步喜人。 近年来,大连新华医院总体规模、水平、效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医院将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在开展创医院优质服务工程、发展专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色上,继续用爱心、技术、智慧和汗水,为惠顾医院的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大连210医院 0411-85841113(总机),0411-85841057(门诊)
大连210医院始建于1945年11月,是“全国百佳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爱婴医院,也是沈阳军区驻辽南地区唯一一所中心医院。医院秉承子弟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崇尚人本,追求卓越”的经营和服务理念,以军人的诚信、军队的品质,在担负部队卫勤保障任务的同时,面向社会、面向百姓全方位开放。 大连210医院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主院区位于西岗区胜利路80号,下辖403临床部(原403医院)位于山屏街34号。医院编制床位510张,其中403临床部编制100张,实际展开800张。下设38个科室,50个专业。编制高级职称专家88人,现有高级职称专家、教授98人。全院拥有医学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博士后6人,博士14人,硕士104人。拥有直线加速器、螺旋CT、数字减影X光机等大中型医疗设备,累计总价值1亿多元。 大连210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科室2个:中医血液科为“国家中医内科血液病重点学科”、“国家白血病专科治疗中心”、国家“十五”重点(专病)专科中心、全军中医血液病研究所、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药剂科为国家临床药物实验机构、全军临床药理基地、沈阳军区临床药学中心及纳米药物实验室。军区重点科室2个:泌尿外科为军区重点科室,优生优育技术指导中心是军区咨询中心、大连市优生优育技术指导中心。 “九五”以来,医院共取得医药卫生成果奖106项,其中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二等奖10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大连210医院曾出色完成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9.11空难救助、赴青海医疗扶贫等急难险重任务,先后派出10名官兵赴秘鲁、苏里南、刚果(金)执行援外和国际维和使命。
鞍山市中心医院 0412-5930000
鞍山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24年,于1927年正式迁入现址开诊,为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鞍山医院。1986年命名为鞍山市中心医院,并成为中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1994年医院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2003年医院被确定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学院暨研究生培训基地,2014年被国家卫计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占地面积62756平方米,建筑面积77000平方米。医院现有职工1590人,床位1208张,高级医疗技术人员369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硕士生导师17人、中国医大兼职教授98人。服务范围覆盖辽南地区,服务人口500余万,医院年门诊总量为87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总数为3.4万余人次。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办院宗旨,ICU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扶植建设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儿内科、神经内科、儿外、眼科、护理学科等省、市重点专科在辽南地区独树一帜,普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术等多个手术科室开展的新术式、新技术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心内科、消化内、肿瘤科、神经内科、急诊科、介入科、康复科、影像科、检验科等20余个科室近百项新技术、新项目广泛应用于临床,填补了省、市和院的医疗技术空白。60余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在危重患者抢救治疗上,经验丰富,设备先进,多科室协同作战,形成了急诊科与ICU、CCU之间畅通的绿色生命通道,挽救了无数垂危病人的生命。医院先后从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引进1.5t核磁共振、256排螺旋CT、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大型生化分析仪、计算机放射线成像系统、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十人舱高压氧、蔡氏手术显微器械、奥林巴斯胃肠镜、全自动数字胃肠机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医院率先在东北地区成立了首家临床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率先实行电子病历、实现微信挂号支付、全面实施居民健康卡,全院实行临床入径管理、日间手术、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并成为第一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医院。医院组建了集二十余家医疗单位为一体的“鞍山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成立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临床基地、鞍山市人工耳蜗植入医疗基地、建立省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省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组建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及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成为鞍山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松桢烧伤康复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分站、北京博奥集团基因测序鞍山工作站,在全市15个质控中心中,市急诊医疗、护理、感染、病理、超声、检验、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等八个质量控制中心成功落户我院;2016年年末,正式启用鞍山中心医院汤岗子新城医院。为更方便、快捷、高效地服务于鞍山地区的广大患者,医院先后与美国伯明翰医院结为友好医院,与日本小仓病纪念、法国里尔医疗中心建立医疗协作关系,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安贞医院、天坛医院、儿童医院建立了医疗协作医院。医院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取得了骄人的佳绩。1999年荣获全国首批“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2000年以来又连续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辽宁省行风建设标兵单位、优质服务二十佳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中心医院志愿团队成为首家鞍山市志愿服务直属队。在近些年的辽宁省医院协会公布的“三甲”医院运行与管理排行榜中,分别荣获好成绩。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024-86862514(咨询台)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位于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黄河大街上,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辽宁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基地,是省、市基本医疗保险和公伤保险定点医院,是市干部保健中心。设有市眼病研究所、市老年人保健所、市临床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市电诊质量控制中心、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市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市中西医结合辽宁省肿瘤分会挂靠本院。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五十年励炼,五十年沉淀,医院幼年趋向成熟,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展示在世人面前。医院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欧式现代派风格的花园式庭院垂柳经草,片片绿茵,门诊宽敞明亮,病房清洁舒适,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医院拥有市级医院一流的设备,核磁共振、螺旋CT、大型彩超、欧林巴斯内窥镜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百余台件。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科室齐全,设有内、外、妇、儿、眼、干诊等临床医疗、医技科室32个,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为病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医疗服务。医院设病床800张,在职职工120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10人,中级技术人员47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15人,博士生11人,技术实力雄厚。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为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体现"人文关怀"的感动服务融入到各项医疗工作之中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形象工程"标兵单位"、沈阳地区"文明服务示范医院"、连续多年的沈阳地区卫生系统"白求恩杯"竞赛活动的夺杯单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始终牌市属医院排头兵地位。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 024-23875936,024-23875481,024-23875912(医务科)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暨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沈阳市皮肤病医院。始建于1942年,是一所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以皮肤科为重点,集医、教、研功能于一体的市属综合性医院。也是辽宁省最大的一所中西医结合医院。2006年被评为中西医结合三甲医院,2012年获批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总院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和平区,总占地面积1236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883.63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面积40608平方米。现有职工83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76人,正高级职称53人,副高级职称59人,中级职称277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73人,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100人。编设床位400张,实际开放450张,分11个病区。分别有皮肤科、内科、外科、中医科、口腔科、眼科、五官科、妇科等13个一级科系和放射线、检验、电诊等功能完备的医技科系,特色学科有国家级重点科系的皮肤科、省级重点专科的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其中皮肤科的医生团队,开设床位及收治病人数均居国内首位,特别是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皮肤病方面,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声望影响。医院拥有全身螺旋10层CT机、CR、DRX光机流式细胞仪、彩色超声、经颅多谱勒、电子胃镜、数字胃肠机、切片机、移动X光机及皮肤科光动力仪器等先进医疗设备。 多年来,医院坚持优质、低价为沈城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狠抓医疗质量提高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连续多次被评为白求恩杯竞赛夺杯单位,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已成为一所远近闻名在全国享有很高声望,东北三省最大的皮肤病医院。
大连市中医院 0411-82681738(总机)
大连市妇产医院 0411-84401818(总机),0411-84401951(院办)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0411-86507500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有18个科系34个病房,10个医技科室,10个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是大连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1996年、2002年分别增挂大连肿瘤医院、大连眼科医院牌匾。医院历经60余年发展,目前人才济济、设备精良。现有职工130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07人,副高职以上236人,硕士以上学历234人。拥有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机、64排128层螺旋CT、直线加速器、血管造影机、数字胃肠机、移动式C型臂、关节镜、腹腔镜、宫腔镜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及总价值3000多万元的眼科先进诊疗设备。医教深度融合,齐头并进。每年承担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临床实习生带教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完善教研室组织机构,定期开展教授评优、学生技能竞赛等活动。目前已建成内科、外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眼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骨科、外科(泌尿科方向)等10个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门类齐全,特色显著。眼科和肿瘤科是大连市一级重点学科。眼科是辽宁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拥有86张床位,设有屈光治疗中心、白内障中心、视光学中心,年门诊量达12万人次,年手术量超万余台;屈光治疗中心多名医生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在省内外均有一定学术地位和知名度,拥有准分子及飞秒激光设备,开展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白内障中心开展日间门诊手术,手术室、检查室、观察室、采血室、宣教室、收款处、候诊室、饮水区,同楼层设置,一体化服务,病人无需住院,即来即走;位于市中心裕景商城南侧的眼科医院,已成为市内眼病患者的就诊去处;肿瘤内科、血管介入科、放疗科、病理科协同发展,对肿瘤病人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的规范化诊疗,被评为大连市肿瘤内科诊疗基地;骨科、神经内科、心内科、普外科、妇科、乳腺科、耳鼻喉科、脑科、胸科、泌尿科、口腔科、中医科、血液净化室等已形成了治疗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医院以德为先,行医为民。三院职工始终秉承“诚信、博爱、精湛、进取”的医院精神,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相继荣获省文明单位、省卫生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省“诚信服务杯”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党校、市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市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市卫生系统先进党委、市卫生系统十佳规范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沈阳九州家圆医院
沈阳二0一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24-961200(总机),024-83283888/2888(综合服务台),024-8328333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内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医院。 中国医大一院诞生在二十世纪初,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均创建于1908年10月的福建长汀福音医院(原亚盛顿医馆)和沈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1933年福音医院被改编为中央红色医院,继而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后在延安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48年沈阳解放,医院又接收了也始建于1908年10月的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医院至今。 在革命战争年代,医院为毛泽东、任弼时、陈云、贺龙、邓子恢、陆定一、罗荣桓等领导治病。在长征路上,曾成功救治生命垂危的周恩来。 建院百年来,特别是近80年来,中国医大一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医大一院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区域性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在国内外卫生界享有着很高的声誉。 1995年初,时任院长、现任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高举医院改革的旗帜,首创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改革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卫生界的瞩目,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同行的肯定,把中国医大一院改革经验推向了全国,成为全国卫生战线的一面旗帜,对我国的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医院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249张,2010年全年门急诊量约200万人次,年入出院约8万人次。现有职工3560余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和教授级专家420余人,有178人次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内任职。其中常务理事1人,理事3人,主任委员1人,候任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0人次,常务委员19人,委员、青年委员等143人,在辽宁省医学会任主任委员33人。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拥有包括PET-CT、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256排CT、双源多层CT、高档核磁共振等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设备。 近五年来,医院共获得各级科研课题653项,获得经费约1.47亿元。在权威公布的全国医疗机构科技论文统计排名中,医院2006-2009年连续4年发表国内论文总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排名前20位。 2007年在卫生部管理年检查和全国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与竞赛中,我院获东北地区两个第一名。在全国有41个代表队参加的护士大比武中,我院获第五名的好成绩,为此,医院获得2005年度至2007年度“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金奖”。 医院作为辽宁省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同时也是卫生部指定的东北三省唯一的全国6个国家级应急医疗救援中心之一和全国4个全国初级创伤救治中心之一,在抗击“非典”、抗击手足口病、防治流感、抗震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医院始终冲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发挥着公立大医院的骨干先锋作用。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和表彰,特别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医院赴四川三支医疗队,为祖国和人民立了新功,医疗队长罗钢和医疗队员在灾区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经努力,构建人民满意医院工作迈上新的台阶,社会效益不断提升,省卫生厅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率由原来的84%提高到99%,医院2006年参加了“全国健康卫士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其经验在全国反响很大。医院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2007年以来,职工中有8人分别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 多年来医院一直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重视技术创新,强化科学管理,实行优质服务;医院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并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示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辽宁省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沈阳公共服务单位百姓口碑榜金榜单位等荣誉称号。 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国医大14期学员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医大一院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座右铭。目前,中国医大一院承载着昨天的辉煌,沿着既定的航向,朝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医学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老年风湿性心脏病的表现常不典型,加上老年常有多种病变并存,如合并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被掩盖。以下检查手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详细]
风湿热是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累及心脏和关节,其次为皮肤、浆膜及血管,它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常遗留心脏瓣膜损害而导致风... [详细]
老年风湿性心脏病可以没有或很少有临床症状,也可有进行性心脏损害,还可因风湿活动、高血压、冠心病和感染等因素使症状加重... [详细]
过去对老年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缺乏有效的措施,特别内科治疗方面。但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瓣膜疾病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内科治疗的不足,而且由于手术方式的改... [详细]
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饮食方面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老年风湿性心脏病食疗方1、苡仁海带鸡蛋汤海带20克,苡仁20克,鸡蛋2个,食油、味精、盐、胡椒粉适量。海带洗... [详细]
目前公认急性风湿热是由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或过敏性疾病。链球菌最外层为荚膜,中间为细胞壁,内层为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壁从内到外由蛋白质... [详细]
老年心脏直视手术危险性大,必须慎重。但严重的二尖瓣狭窄、心功能迅速减退、或房颤和发生栓塞有再栓塞的可能时,作交界分离、左房取栓及瓣膜置换等手术不应受年龄限制,而... [详细]
老年风湿性心脏病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其主要并发症包括: 1、充血性心力衰竭 是老年风湿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约发生在50%以上... [详细]
绝经期代表了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分泌枯竭,月经停止,生殖功能的终止。一般分三个阶段: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绝经是以40岁以上妇女的最后一次月经的时间来计... [详细]
预防提前绝经,在生活习惯上要坚持经常喝牛奶、摄入鱼、虾等食物。经常锻炼身体,提倡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家庭内戒烟、杜绝被动吸烟。另外,产后提倡母... [详细]
绝经除了常规的治疗外,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治疗措施。主要的饮食注意事项如下:一、适宜饮食 1、要多吃蔬菜、水果和土豆、胡萝卜等根茎类食物,以补充维生素、纤维素... [详细]
绝经的治疗原则上应以维持机体的健康为目标,如为预防绝经后退行性疾病则需要长期用药。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1、病因性治疗 在生育期妇女由于血液中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详细]
绝经是指妇女的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停止,多见于45~55岁女性。绝经可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两种。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用尽,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丧失了反应,卵... [详细]
绝经是卵巢功能自然衰退的结果,意味着卵巢生殖功能终止。妇女卵巢普遍在生命历程的中期阶段开始衰老,生殖力终止明显早于人类特有的一个明显生物学特征... [详细]
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脂肪肝,正常人肝脏内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2%~4%,其中2/3为磷脂,此外尚有胆固醇、中性脂肪,主要是... [详细]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性治疗常可恢复正常。排除病因外,可练太极拳、气功、健美操及坚持适量的体育活动,可消耗适量的脂肪,达到减肥和降低血脂作... [详细]
少数老年脂肪肝患者可出现脾大,可有门脉高压(如腹水、水肿、上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脑病。脂肪肝继续发展将会产生肝硬化等重症,因此需要老年患者重视... [详细]
出现消化道症状。心衰往往伴有内脏瘀血,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严重者可致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 [详细]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复杂,必须通过各种检查手段探明引起力衰竭的多种病因及其先后顺序,尽量采用根治病因的疗法,如需要手术者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详细]
老年心力衰竭由于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单凭临床表现很难做出早期诊断,因此,有必要进行客观的仪器检查,如放射性核素心室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等,综合分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