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中心医院 0472-6955333(咨询)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临床医学院,包头医学院中心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42年,是包头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性综合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首批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自治区唯一的“李嘉诚基金会宁养院”。2014年成立了“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包头基地”、“西门子-包头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培训中心”,2015年成立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内蒙古肿瘤防治基地、“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内蒙古救治协作中心”、“同济大学介入血管研究所-包头市中心医院合作中心”,2016年成为清华大学“正心正举应用科学研究院实践基地”,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及包头市政府、包头市科技局、包头市科学技术协会两级批准建立韩雅玲院士“包头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病院士工作站”。2017年,建立了高长青院士“包头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院士工作站”、李春岩院士“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病学院士工作站”、韩雅玲院士“包头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病院士工作站”。 医院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总资产11.88亿元;实际开放床位1852张。年门诊量547930人次,年住院数44494余人次。设临床科室59个,医技科室26个,行政职能科室41个。医院现有在职职工共2227人(其中在编1044人,编外1183人),专业技术人员 1899人,教授23人, 硕士生导师51名,博士、在读博士37名,硕士253名,访问学者22名。正高178人,副高3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2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5人,“草原英才”3人,“鹿城英才13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专业拔尖人才27人,“包头名医人才培养工程”人选14人。 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先、重点学科5个,包头市医学领先、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专科、自治区领先学科:神经内科,康复科;自治区重点学科:心脏内科,放射肿瘤科,医学影像科;包头市领先学科(4个):神经内科、心脏内科、麻醉科、妇科;包头市重点学科(8个):普外科、儿科、心脏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肾内科、放射影像科、放射肿瘤科。现有科研研究所3个:内蒙古脑血管病研究所、包头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包头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 医院现有:卫生部脑卒中省级质量控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神经内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包头市质量控制中心7个:重症医学专业质控中心、神经内科学专业质控中心、康复医学专业质控中心、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护理学专业质控中心、麻醉学质控中心、医学影像学专业质控中心。2017年,批准成立了包头市转化医学中心。 医院拥有全国首台超高端德国西门子SOMATOM Force开源CT,炫速双源CT机、美国GE宝石能谱CT、64排Siemens PET/CT、16排SPET-CT、回旋加速器、西门子PRIMUS直线加速器、大孔径Open 定位CT、1.5T和3.0T磁共振机、西门子VXPLUS、FXPLUSDR数字X光机、意大利数字胃肠机,西门子Zeego、Fa大型数字血管减影机、体外自动化诊断系统、OLYMPUS 3D腹腔镜、菲利浦血管机等1300多台(件)高精尖设备。 近五年来,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6项,“十三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重点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计生科技计划项目9项,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项目1项,包头市科技计划项目67项,包头市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8项。科研成果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0项,包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三等奖 21项。统计源期刊收录论文共计253篇,SCI 期刊收录 32 篇。申报国家专利 5 项,出版专著29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7部。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0471-6351295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85年,是自治区唯一的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骨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自治区领先学科,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团队,是国务院指定的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骨科硕士生培养基地。现有职工695 人,正高职称人员35 名,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专家4 名,副高职称人员68 名,博士、硕士152 名,骨科医生80 人,其中骨科博士、硕士70 人(在读博士15 人),占骨科医生总数的87.5%。6 名教授成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 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 人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学科带头人,9人被列入自治区人事厅“新世纪321 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 人被列入自治区教育厅“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6 人被确立为自治区卫生学术技术中青年骨干。医院现有床位400张,年诊治患者100000 余人次,年接收住院患者10000 余人次,手术8000 余台次。 ? 二附院是西部地区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骨科医院,骨科专业细化为创伤骨科、手与显微外科、脊柱外科、小儿骨科、颈椎外科、环骨盆科、骨肿瘤科、关节与运动外科、微创脊柱外科、康复科等10 个专业。实行“多对一”服务模式,手术、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在严重脊椎畸形、复杂颈椎损伤、脊椎微创手术、显微组织移植与断肢(指)再植、复杂骨关节损伤修复与重建,小儿先天性骨关节疾病、人工关节置换、骨肿瘤、骨科康复及部分骨科基础研究居自治区领先水平,部分项目达到或接近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 1987 年至今已有29 项科研成果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目前承担自治区科技厅、卫生厅、教育厅等科技成果课题59 项,骨科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1 项,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35 项,并有9 篇论文被SCI 收录。 ? 医院投资316 万欧元引进GE 光纤超导1.5T 磁共振、CR、DR 计算机数字成像系统、英国牛津肌电诱发诊断仪、C 型臂X 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等离子椎间盘射频消融治疗仪、双能X 线骨密度仪、椎间盘镜、关节镜系统等国际先进的高精尖手术、检验、功能、影像医疗设备。 ? 医院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启动旨在扶助基层医疗的“春雨工程”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牧区卫生工程”,为基层医院传授技术、支援设备。与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积极开展贫困儿童救济合作项目,帮助患儿恢复健康,帮助患者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建院至今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民心医院、自治区“公益之星”先进集体、自治区优秀党组织、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自治区巾帼建功文明岗、自治区百佳文明服务窗口单位、首府百姓放心医院、首府十佳百姓公益医院、自治区“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等荣誉称号。 ? 目前,医院正在着手进行新院址建设,建成后的新医院将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大专科、小综合医院。新医院规划床位1200 张,总建筑面积179000m2,拥有独立的康复中心和保健中心,将以更优质的服务为首府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0477-8363158(院办)
始建于1950年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也是美国杰斐逊超声医学研究所超声医学教育中心,成立了中国内蒙古超声医学研究所,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和自治区领先学科,以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享誉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地区。2011、2012年连续两年获卫生部颁发医院改革创新奖。 我院设置康巴什部和东胜部。医院坚持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方向,大力倡导“办人民需要的医院、做患者欢迎的医生”的办院宗旨,以科技为先导,向更高的层次和领域迈进,为保障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医院总占地面积27.7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5.68万平米,固定资产总额22亿元。编制床位1200张。2015年门急诊量102.66万人次,出院患者4.71万人次,全年手术21716例。现有在岗职工1996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86人,临床医师大学本科以上100%,硕士研究生学历245名,博士研究生学历8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6人。设置临床医技科室75个、行政职能科室24个。拥有世界先进的宝石CT、64排CT、3.0T核磁共振、世界一流彩超等先进设备。 医院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和内蒙古自治区“双十佳”单位、 “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 “全国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区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0471-6620000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0472-2125141(总机)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7年,已经走过了58年的风雨历程,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已建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在历届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认真研究制定医院建设和发展规划,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为包头市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决策,科学办院,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加快了医院的建设发展步伐,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包头市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充分发挥了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指导中心的作用。 医院占地面积5.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医院设有门诊楼、急诊楼、内科楼、综合楼、医疗保健楼、外科病房楼及骨科病房楼。开放床位1406张。现有教职工2292人,其中高级职称医护人员461人,硕士生导师51人,硕士312人,博士11人。拥有内科学、外科学、急救医学、神经病学和儿科学等14个硕士点。年均门诊量近60万人次,年住院4.3万余人次,病房手术量1.3万余人次。 医院环境幽雅、温馨舒适,设备先进,设有现代化的医疗保健楼和外科病房楼,拥有当今世界领先水平的直线加速器、3.0T磁共振、256层极速ICT、64排C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三维彩超、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血球计数仪、电子内窥镜、妇科宫腔镜、腹腔镜、前列腺电凝切镜等一大批高精尖设备。 医院肾内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领先学科;风湿免疫科、神经外科被评自治区重点学科;自体免疫学实验室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肾脏内科、神经外科、风湿免疫科、眼科、血液内科、中医内科、蒙医骨伤科被评为包头市领先学科;骨科、麻醉科、介入放射科、神经内科、产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皮肤与性病科、感染疾病科为包头市重点学科。泌尿外科和骨科为全国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医院急救医学科还开通了“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医院与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均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在各个学科领域的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 医、教、研相长是包医一附院近年来发展的一大特色。医院不断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不断健全临床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规范临床教学工作,不断加大教学的投入,改善临床教学环境 ,使得学生的临床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科研是促进医院医疗、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在加强医疗和教学工作的同时,医院十分注重科研工作的开展,使得医疗、教学和科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医疗和教学为科研提出了要求和方向,而科研为医疗的深入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科研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医疗、教学和科研同步协调发展,医院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医院从单一的医疗步入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医院向各大医院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医学人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同时,近几年来医院每年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及自治区、包头市各项科研立项和成果推广30余项,科研水平始终走在包头市卫生系统的前列。 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厚德精医、求真创新的精神,坚持医、教、研并重的原则,努力建设科学文明、人道和谐的现代化服务型医院。包医一附院为全社会的卫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百佳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自治区百佳医院”、“自治区百姓口碑金钻奖医院”、“包头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荣誉背后是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面对成绩,包医一附院人从不满足,他们将继续兢兢业业为构建科学文明、人道和谐的现代化服务型医院而不懈奋斗。展望未来,包医一附院人有决心有能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新的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坚持科技兴院、质量建院、人才立院、管理强院的发展思路,和着时代的节拍,描绘更加恢宏壮美的蓝图,阔步走在包头市乃至自治区医疗战线的前沿。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很小的梗死灶,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这种梗死多发生在大脑深部的基底节区以及脑干等部位。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 [详细]
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各种类型脑动脉硬化可减少腔隙性卒中可能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经医生查体又是正常的人,应由医生结合片子作出具体分析,不要一概先入... [详细]
多数腔隙性脑梗死病人无明显并发症。但应警惕高血压病的各种合并症,并应高度重视脑血管病后抑郁症和焦虑反应,这是脑血管病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一、抑郁反应的特征性症状... [详细]
由于腔隙性脑梗死是深穿支小动脉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这些血管大多属终末支,一旦梗死形成,侧支循环极难建立,所以临床上虽患者症状较轻,但不易恢复,应重在预防... [详细]
本病常见于中老年,男性较多,多患高血压病,通常在白天活动中急性发病,孤立性神经功能缺损常使临床表现明显,也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渐进发病... [详细]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宜吃活血化瘀作用明显的食物;宜吃温热性的食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忌吃寒凉性的食物;忌吃高脂肪酸的食物;忌吃盐味比较重的食... [详细]
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经慢性愈合后所形成的不规则腔隙,是老年的常见病,高发年龄组在60~70岁... [详细]
腔隙性脑梗死系大脑动脉的深支闭塞所致的脑干和大脑深层非皮层部位的小梗塞灶。主要分布于壳核、尾状核、桥脑、内囊和脑回的白质... [详细]
肱骨小头骨折可引起肘关节僵硬,功能障碍,关节活动范围小;在一些病例中,还可合并内侧韧带损伤等,肱骨小头骨折属关节内损伤,如未能及时诊断,延误治疗,对关节功能影响... [详细]
肱骨小头骨折是少见的肘部损伤,约占肘部骨折的0.5%~1%。成人多发生单纯肱骨小头骨折,儿童则可发生合并有部分外髁骨折的肱骨小头骨折。该骨折易误诊为肱骨外髁或外... [详细]
肱骨小头骨折是由于剪式应力所致,即在肘关节伸直,外翻位摔倒时手着地,外力沿桡骨传导到肘部,桡骨头向上将肱骨小头撞下,同时外翻应力可引起内侧软组织损伤,根据损伤程... [详细]
无相关实验室检查,肱骨小头骨折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X线表现常有特征性,前后位X线片有助于判断合并的滑车骨折块大小,但只有侧位X线片才能反映此种损伤的特... [详细]
对肱骨小头骨折的预防应注意劳动强度不宜过大,不要长时间拎重物行走,每次洗衣服不宜过多,防止肱骨外上髁肌筋膜劳损,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主动活动上肢关节,增强肌力,有... [详细]
肘关节后方肿胀在关节内,故表现不明显,但有明显的活动受限及肱骨小头部位压痛,合并内侧韧带损伤者,则有压痛与外翻活动加大的现象,损伤后,肘部肿胀和疼痛,肿胀多发生... [详细]
无移位的肱骨小头软骨损伤或裂纹骨折,可仅用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90°位3~4周,对有移位者,应先试行手法或撬拨复位;失败者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手法复位:助手... [详细]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1、筋膜间隙综合征:小腿部骨折或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发生血肿、反应性水肿,使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时,可以造成血循环障碍,形成筋膜间隙综合征。其中以... [详细]
可以发生在任何类型的踝关节损伤,极少单独发生。胫骨后唇如有较大的骨片,则损害关节负重面,影响踝关节稳定性。后唇骨折,常同时伴有踝关节的其他损伤,仅仅0.8%~2... [详细]
伤后局部明显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触痛明显,踝关节不敢活动... [详细]
X线片可显示骨折而确诊。后唇骨折,常同时伴有踝关节的其他损伤,仅仅0.8%~2.5%是单纯的后唇骨折。如果诊断胫骨后唇骨折而未发现内踝或外踝损伤,应注意伴随的软... [详细]
一、治疗未涉及关节负重面、不影响关节稳定性时,一般在腓骨骨折复位时,胫骨后唇小骨片随之同时复位。因而对该种类型的后唇骨折的治疗,取决于其他组织的创伤。但累及关节...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