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事务推着向前奔跑,不知不觉中忽略了“慢下来”的重要性。其实,生活中凡事“慢”一点,不仅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更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诸多益处。
生活中“慢”一点有哪些好处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发现“慢生活”背后的“健康密码”。
健康时报资料图
一、起床慢一点:先躺上5分钟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干部病房刘雪微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早晨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尤其是老年人椎间盘较松弛,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不仅容易扭伤腰背部,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如果突然改变体位,可能发生意外。
早晨起床,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容易使已老化的心脑血管破裂,黏稠血液易形成血栓造成栓塞。
建议醒来后不要马上就起床,尤其是老年人,先在床上躺5分钟,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四肢关节,再慢慢坐起来。
二、吃饭慢一点:不少于20分钟
“细嚼慢咽”是对健康最有益的吃法。缓慢地进食可以让胃和大脑同步感受到吃饱的感觉,热量摄入也更不易超标。
也不必刻意去数每口饭在嘴里咀嚼了20次或30次,只要到食物咀嚼成泥状,自然咽下即可。③
《中国居民健康体重管理之减重行动20条》中指出,进食速度过快与肥胖有关,特别是腹型和内脏型肥胖,建议成年人每餐进食时间不少于20分钟。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