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警惕!跳舞时不当“下腰”可能致截瘫

倪国新解释,一般情况下,当儿童小于10岁时,可限制椎体侧向及旋转的钩突尚未发育完全,胸椎椎管矢状径及横径较窄,且脊髓内、外动脉吻合支少,轻微外力作用如舞蹈练习中的腰部后伸、扭转、前屈等动作,可向脊柱施加一个纵向牵引力,使脊柱胸段及腰段过伸,超过脊髓拉伸极限,容易造成脊髓缺血损伤。

倪国新建议,如果需要开展舞蹈下腰训练,家长可以先带孩子进行健康体检,有隐性脊柱裂、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脊柱先天异常的儿童,最好不要下腰。在练习下腰动作前,要充分热身、科学训练,并随时评估,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避免做超出脊椎弯曲安全范围的动作。

怀疑脊髓损伤,如何避免二次损伤?

倪国新表示,因练习下腰动作受伤的患儿,绝大多数并不会直接出现瘫痪的情况,而是先出现腰部、双下肢的麻木、疼痛、酸胀、无力等不适,之后逐渐发展到不能活动。“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一般仅在MRI上存在异常信号,患儿受伤当天即可表现出脊髓水肿,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萎缩。”

如果怀疑发生了脊髓损伤,如何合理科学应对呢?倪国新建议,如果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神经症状,一定要马上停止练习,原地平躺,拨打急救电话。

倪国新提示,切记不可继续练习舞蹈,或者家长背着、抱着孩子送医。因为脊髓损伤后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二次损伤,加重病情。如果是自行送医,一定要注意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或利用门板之类的工具进行转运。

“脊髓脊柱受伤后8小时是治疗黄金期,一定要及时就医。”倪国新说。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