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能部分地破坏黄曲霉菌及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但并不能完全杀死或去除所有毒素。
李永进表示,根据研究,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的耐热性有所不同。黄曲霉菌的生长温度通常在20-30摄氏度之间,而黄曲霉毒素的热稳定性较强,一些毒素在高温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一般来说,烹调食物时,高温可以帮助减少黄曲霉菌的数量和活性,从而降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煮沸、蒸煮和烘烤等高温处理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黄曲霉菌和黄曲霉毒素,但并不能完全去除。因此,即使通过高温处理,食品中仍可能存在残留,避免黄曲霉菌的危害应选择新鲜、无霉斑的食品,避免食用明显霉变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和远离黄曲霉菌?
注意食品卫生
购买食材时,选择外观健康、无霉斑的食物。将食品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和高温环境,可以减少黄曲霉菌滋生。遵循食品的保质期和储存要求,及时食用或处理即将过期的食品。避免食用明显霉变的食物,如果食物表面有霉斑,最好将其全部丢弃,吃到变苦的瓜子等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食品储存区域以及餐具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注意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和高湿度的环境,因为这些条件有利于黄曲霉菌的生长。定期检查房屋和建筑物的潮湿、漏水问题,及时修复和清理可能滋生黄曲霉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