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痛”,让原本健康的他,倒地不起。
陈伯今年65岁,已经被喉咙疼痛反复折磨4年了。每次喉咙一疼起来,还会放射到颈部,持续30分钟左右才缓解。长期以来,他一直以为是咽炎的原因,靠吃消炎药挺过去。
这天,陈伯再次觉得喉部剧烈刺痛,不得已吃了止痛药,但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出现了窒息感,感觉喉咙被堵住了。
老伴和儿子感觉不对劲,强行带他去医院,喉镜检查发现:咽部轻微充血,扁桃体轻微肿胀。但这导致的症状不应该像陈伯说的那么痛,于是医生把他安排住院了。
然而,当晚陈伯就出事了。
陈伯进入厕所30分钟后,里面突然传出巨大声响,老伴推门一看,被眼前的场景吓得面色苍白:陈伯瘫坐在地,大汗淋漓,小便失禁,说不出话来,只能直勾勾地盯着面前的老伴。
很快急救人员到达病房,陈伯陷入昏迷,心电监护显示:Ⅰ、Ⅱ、ⅢaVL,胸导联广泛倒置,ST段明显压低,病理性Q波。
“急性心肌梗死!”
此时,心电图的提示已经非常明确,医生展开紧急抢救,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呼吸三联、心脏三联……一轮又一轮,但陈伯的心率仍旧逐渐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微弱。
最终,陈伯没能逃出死神的邀请。随后,心肌酶谱和心肌梗死系列化验的结果返回:急性心肌梗死确诊。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5个“非典型征兆”,早发现能救命!
临床统计发现,42.4%~45%的心梗患者缺乏典型的胸痛症状,甚至没有胸闷,从而延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非典型征兆”,常见有以下5种“疼痛”:
1、颈部、嗓子难受
心梗发作数天前,可能出现嗓子或颈部的不适、堵塞感,也常伴有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症状。
2、上肢和左肩痛
心脏缺血导致的疼痛,也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小指及无名指。该症状可能在心梗发作时出现,或发作前数天就出现不适。
3、持续后背痛
有些心梗患者的疼痛会放射到后背,出现持续的后背疼痛。该症状女性相比男性更多见。
4、持续上腹痛
有心梗病人会把胸痛当成胃痛,感觉上腹部或肚脐周围有压迫感、灼烧感等。该症状在心梗发作前数天就可出现。
5、手脚麻木
手脚发麻是由于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全身动脉硬化、血管变窄,影响了四肢血液流动。心梗所致的麻木通常没有预兆突然发生,而且麻木涉及范围较广,往往偏向一侧。
非典型急性心梗并不是危言耸听,陈伯的死亡,就是一个令人痛心和遗憾的案例!
二、心梗救治要闯“五道关”,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急性心梗易导致猝死,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短短120分钟,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心梗的救治正确步骤主要分为以下“五道关”:
1、警惕不典型心梗
一般来说,胸痛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立刻停下所有活动,平卧休息,持续15分钟以上未缓解且表现出不典型症状时,马上就医。
2、第一时间拨打120
发生心梗后马上拨打120,最好选择急救车去医院,因为急性心梗病情变化非常迅速,路途中如果突发室颤,医护人员和心电图监测、除颤设备等急救设施可以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3、保持患者气道畅通
等待救护车期间,让病人静卧,若患者之前没有心脏病史或不清楚具体病情,不要随意服药。同时尽可能保持通风,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4、配合医生尽早手术
病人一旦确诊心梗,家属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找熟人”“再商量一会儿”上,这浪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患者的心肌和生命。要相信并配合医生,为患者赢得最佳抢救时间。
5、术后遵医嘱
临床数据显示,发生过心梗的患者再次发病的概率是之前的3~4倍。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和定期复查。
三、40岁前不想心梗,这5条习惯别占着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数量高达55万,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心梗年轻化趋势明显,与现代人越来越多不良生活习惯离不开关系。以下5条习惯,希望你别占着:
1、不爱喝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人饮水量为每日1500~1700毫升,体内长期缺水可引起血液黏稠,增加心梗风险。
2、抽烟酗酒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确诱因,有研究显示,在40岁以下人群中,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5倍。而酒精摄入量与高血脂、脑溢血的患病风险呈正相关。
3、暴饮暴食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典鸿强调,长期暴饮暴食可引起肥胖,增加高血脂的风险,而高血脂是诱发心绞痛或心梗的高危因素之一。日常生活中,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
4、久坐不动
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的新研究发现,每天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与12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升高有关。长期坐着不活动,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减慢,长此以往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5、经常熬夜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对4575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与工作日22点~23点睡觉的人相比,24点后睡觉的人心梗风险增加62.8%。中青年人长期作息紊乱、睡眠不足,身体得不到有效恢复,第二天就会极度疲劳。每天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它是可以预防的。年轻人远离心梗,先从改掉以上5个坏习惯开始!体检时发现身体指标异常,或生活中身体出现不适,尽早就医,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