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者中,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在抗生素应用以前,细菌性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抗生素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
比如,针对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青霉素族、头孢类等药物抗感染。对于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肺炎支原体)导致的肺炎,医生会选用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而对于一些少见细菌、真菌、病毒的肺部感染,医生会针对病原体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由此可见,药物治疗肺炎讲究针对性,患者不能自行其是选用抗感染药物治疗,需根据医生的处方选用合适的药物。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临床表现一般较轻。主要症状为干咳、发热、呼吸困难、发绀和食欲减退,肺部体征较少,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增高。胸部X线检查有斑片状炎症阴影,一般病程约1至2周。
病毒性肺炎根据病毒的种类选用相应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目前证实有效的病毒抑制药物有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奥司他韦、阿糖腺苷、金刚烷胺等。板蓝根、黄芪、金银花、连翘等中药也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包括退热镇痛,祛痰平喘,治疗腹胀,纠正酸中毒,治疗心力衰竭以及呼吸衰竭,治疗中毒性脑病,抢救肺炎所致休克。
抗生素不是“万金油”
随意用药有隐患
有些人误以为既然得了“肺炎”,吃消炎药就一定管用。所谓消炎药其实就是抗生素,其主要用于对抗在人或动物体内的致病菌等病原体,可治疗大多数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微生物感染导致的疾病,对于病毒、朊毒体等结构简单的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没有效用。
因此,病毒性肺炎一般不用抗生素,只有在继发性细菌感染时才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所以,病毒性肺炎患者不要在医生用药的基础上自行用抗生素“抗”一下,以免使用不当,不但没有疗效,而且还会因滥用抗生素而引发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