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已有儿童感染猴痘,预警信号被“忽视”5年

猴痘疫情正进一步传播到脆弱人群中。比如,儿童。

据《巴黎人报》6月25日消息,一名法国小学生被确诊感染。这是本轮疫情中,欧美等非主要流行地区有媒体报道的第二例儿童感染病例。首例患儿来自英国,年龄不详。

法国巴黎大区卫生机构称,该名法国患儿病情稳定,没有恶化风险,但感染渠道不明。其父母情况未知,一名兄弟已被列为“疑似感染者”。

截至当时,法国至少报告330例猴痘病例。同期,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全球非猴痘流行的4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4106例病例,主要发生在男男性行为者中。

已有儿童感染猴痘,预警信号被“忽视”5年

图片来源于CDC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法国儿科学会副会长、巴黎大区克雷泰伊医院儿童传染病医生罗伯特·科恩 (Robert Cohen) 针对儿童感染解释,“猴痘不仅仅是一种通过性相关亲密活动传播的疾病。其他形式的密切接触也可能传播。”

“没有人能幸免,女性、异性恋者、儿童都可能感染。”法国传染病学家卡琳·拉孔布 (Karine Lacombe) 告诉《巴黎人报》,6月21日法国确诊首例女性感染者。其伴侣在早些时候曾出现皮疹。

巴黎大区卫生机构和法国公共卫生局承诺立即展开调查,以尽快追踪病毒传播链。该国教育部门已联系患儿就读学校所有密接者的家长,呼吁其监测孩子是否出现发烧、皮疹等症状。

“当下重点是厘清儿童感染的途径和传播链。如果是家庭内部的,那就不足为奇。如果无法弄清病毒来源,问题就大了。”罗伯特·科恩说。

根据路透社消息,当地时间6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称,正在调查英国、法国、西班牙的儿童感染猴痘病例。

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家阿德 索拉·英卡-奥古诺里耶 (Adesola Yinka-Ogunleye) 告诉《自然》,沉寂近40年后,尼日利亚在2017年暴发一波猴痘疫情。当地研究人员发出警告,病毒可能以新的方式进行传播。

“全世界正在为2017年至今没有做出充分反应,而付出代价。”

猴痘病毒会不会性传播?

据WHO数据,2022年至今,欧美等非猴痘病毒流行地区报告的病例数,已超过非洲等病毒流行国。

病毒还通过国际旅行,向更多大陆扩散。

6月21日,新加坡确诊东南亚首例输入性猴痘感染病例。此后,韩国、中国台湾等陆续报告德国输入性感染。

当地时间6月23日,WHO召开紧急委员会闭门会议。谭德赛在会上表示,猴痘病毒的人与人之间传播正在进行,严重程度“可能被低估”。

2天后,WHO宣布,现阶段猴痘疫情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是WHO传染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警报等级。2007年至今,包括新冠大流行在内,有6次疾病暴发被认定为PHEIC。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符合以下两个情况,即可被宣布为PHEIC。其一是疾病传播对其他国家构成公共健康风险;其二,相关事件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或朝着不寻常、预料之外的方向发展,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才能解决。

疾病感染和死亡病例、传染性、治疗效果、发展速度、是否跨国传播等,是具体的考量要素。

路透社援引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助理教授格雷格·贡萨尔维斯 (Gregg Gonsalves) 发言称,WHO上述决定被“误导”了。猴痘疫情符合所有列为PHEIC的标准。

罗伯特·科恩指出,相较于非洲,欧美猴痘疫情在传播特征、临床症状等方面有所不同。

多种迹象表明,猴痘病毒有可能以性活动途径这一新方式进行传播。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信息显示,目前没有性传播的实锤。但当地绝大部分病例都源于两个大规模、有男男性行为的聚会,病例间没有其他明确的流行病学关联。

6月中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1例美国患者诊疗经过。文章称,该患者的性接触部位首先出现症状,疼痛感明显,影响睡眠、排便、坐卧等。这也表明性活动传播的可能。

“当前的全球疫情似曾相识。2017年尼日利亚猴痘疫情暴发前,病毒似乎局限于农村地区,症状主要是发烧,面部、手部和脚部出现脓包状的痘疹。但2017年后,病毒出现在城市中,部分感染者出现生殖器损伤。关于该次疫情的研究,已经指出性传播可能。”阿德索拉·英卡-奥古诺里耶告诉《自然》,这本应是一个预警信号,但世界忽视了它。

美国CDC日前公布预防建议,强烈呼吁猴痘感染者不要发生性行为。不然,要么“在距离伴侣至少1.8米处自我解决”,要么“用电话等远程方式完成”。

有专家呼吁白宫进行彻底检测,以避免重蹈类似新冠的失败应对。

病毒进化或加速适应人体

葡萄牙、英国等研究还发现,猴痘病毒变异似乎“不同寻常”。

猴痘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考虑到其基因组特征,通常每年每个核苷酸位点仅会出现1-2次变异。

6月24日,《自然·医学》在线发布来自葡萄牙官方的病毒基因序列组研究。该文有3个重要发现。

第一,当前多国传播的猴痘病毒可能拥有同一个起源,是2018-2019年非洲暴发猴痘疫情的一个特征明确的进化支,且极有可能是从2017年尼日利亚疫情所涉病毒持续传播和演变而来。

第二,相较于2018-2019年的病毒,当前传播的病毒出现约50处变异,超出预期的突变率。葡萄牙研究团队认为,这个数值“出乎意料得高”,可能代表着猴痘病毒进化加速。

第三,有些变异会使病毒更易传播。突变偏好性显示,有多处变异带有逃逸Apobec3蛋白酶的明显特征。Apobec3蛋白酶是一种宿主防御因子,会迫使病毒在复制时犯错,导致其自我毁灭。

5月30日,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安德鲁·兰博特 (Andrew Rambaut) 发布研究,也提出猴痘基因异常突变或源于人体APOBEC3蛋白酶编辑。

美国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进化生物学家特雷弗·贝德福德 (Trevor Bedford) 指出,Apobec3蛋白酶变异的快速积累,表明猴痘病毒可能已经适应人作为宿主,更擅长在人际间传播。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猴痘暴发或变得更频繁、难以控制。

法国病毒学会副主席米莱娜·奥利亚斯特罗 (Mylène Ogliastro) 表示,猴痘感染病例越多,妇女、儿童的感染风险就越高。

需要警惕的是,儿童是猴痘感染后重症风险较高人群。据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22日报道,英国首例儿童病例在确诊后,就被紧急送往重症监护室,后续治疗情况不详。

WHO表示,紧急委员会提出一系列会促使其重新评估猴痘疫情的条件。包括未来21天内报告病例数增速加快,疫情在国际间或国家内部严重扩散,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增加,以及出现病毒反向溢出到动物种群的证据,病毒基因组出现显著变化等。

上一页4/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