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新冠病毒与艾滋结合?奥密克戎毒株有何威胁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病毒变异的脚步亦未曾停歇,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拉姆达……最近,一种携带大量突变的新变异病毒已悄然而至。

因含有大量突变,近期在南非检测出,并迅速传播至亚洲、欧洲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一经出现,便迅速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我们对此还不是很了解。现在所知道的是这个变异株有大量的突变。令人担忧的是,如此之多的突变,可能会对病毒的行为产生影响。”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Maria Van Kerkhove表示。

当地时间11月26日,世卫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并于会后发布声明,将新冠变异毒株B.1.1.529列为“需关注的变异株”,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至此,“需关注的变异株”更新为5种,包括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和刚被列入的Omicron。

“比德尔塔更强”、“打击疫苗保护力”、“更具传染力”……围绕这种新变异毒株,有各种说法。有报道将其形容为“迄今为止最糟糕的变异株”,英国、美国、加拿大、以色列、新加坡等多国纷纷发布旅行禁令或出入境限制措施。在此氛围的笼罩下,欧美股市也受到了强烈震荡,股价一度出现全线下跌的局面。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专家金冬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在全球范围内,Omicron还不足为虑,未来是否能成为优势毒株,或是取代德尔塔毒株仍是未知数,需要持续监测该毒株的传播力、致病性、逃逸能力。”

或已存在一段时间

此次,Omicron可谓来势汹汹。

奥密克戎将会带来怎样的威胁?

广州专家解读

近日,南非发现了一种新冠变异毒株:B.1.1.529。

世界卫生组织在11月26日专门召开紧急会议,直接将其升级为“令人担忧的突变株”(VOC),其系统命名定为Omicron,即奥密克戎。VOC是目前病毒监测系统中最高级别,也是最危险的突变株;上一个被纳入VOC的是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Delta突变株。

德尔塔毒株与奥密克戎毒株刺突蛋白突变对比图

(图片来自罗马儿童医院)

这个新变异的新冠病毒会带来怎样的威胁?据从广州市预防医学会首席专家王鸣那里了解到的该病毒最新的进展情况:

变异之大,几乎成为新病毒

根据最新数据资料,奥密克戎突变株(Omicron)具有更多的突变,很可能产生了比Delta突变株更强的传染性、毒性和免疫逃逸。

奥密克戎在南非Gauteng地区的传染性也证实了这一点。在进入到11月份之后的短短两周内,奥密克戎突变株的检测阳性比例就由1%上涨到30%,南非的病例也开始呈指数增长,周二有868例,周三到了1275例,周四竟然达到了3500多例。

初步研究发现,奥密克戎最让人担心的是,这个突变株有太多突变了。新冠突变最引人关注的突变是在刺突蛋白(Spike)上的突变。刺突蛋白是病毒进入人体的关键,其上的突变可能让病毒与人体细胞结合更好——对应更快的传播,也可能让人体对原始病毒株建立的免疫记忆效果下降——发生免疫逃逸,导致更多的二次感染以及疫苗有效性下降。

奥密克戎在刺突蛋白上的已知突变达到了35个之多,在刺突蛋白与人体ACE2受体的结合区域(RBD)——也是中和抗体起效的关键部位,突变数达到了15个。

相比之下,Delta在刺突蛋白上是7个突变,RBD突变2个。由此可见,奥密克戎变异株与之前的变异株相比,已经“面目全非”。

南非新冠疫苗接种率不高,大量HIV感染者或与新冠病毒变异有直接关系

奥密克戎这样有诸多突变的病毒株为何会出现?为何又是出现在南非?王鸣指出,这除了由于病毒的不断复制之外,与当地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率不高有关。

南非如今的新冠疫苗完全接种率不到25%,大量年轻人没有接种疫苗,奥密克戎不少病例就集中在当地年轻人。在整个非洲大陆,非洲整体接种率在7%-8%之间。

非洲还有大量的HIV感染,意味着免疫抑制人群众多,进一步增加了病毒突变的潜在风险。在全世界完全接种率将近43%时,非洲人群的接种率却不到10%,是值得深思的。

病毒频发变异另一个原因还与人群的免疫能力有关,特别是免疫抑制人群清除病毒的能力弱,更容易积累突变,不排除奥密克戎有这样的起源。

研究发现,一名患有AIDS(艾滋病)、晚期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南非女性,由于免疫力低下,这位患者整整花了216天才最终新冠病毒转为阴性。在216天的时间里,病毒在她体内一代代的接力变异。经采样测序,她体内的新冠病毒发生了32次突变,其中包括13次关键的刺突蛋白突变。

南非的新冠病毒新变种频繁出现,和该地区艾滋病的高流行之间存在着直接联系。南非HIV病毒人口感染率超过了13%(总数约800万人)。而15岁到49岁妇女的感染率超过了21%,同年龄段成年男性感染率约为18%。

虽然在现代医学条件下,感染HIV病毒不等于患AIDS(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即使南非估计也有54%的HIV感染者的病毒得到抑制。但庞大的感染基数还是造成了南非近400万艾滋病人。

新冠病毒在大批艾滋病患体内长期繁衍、演化、竞争、筛选,这就是为什么南非的新冠病毒新变种频繁出现的原因。

把好国门,坚持科学检测和防控隔离手段

理论上说,奥密克戎突变株(Omicron)可能会给人类造成更大的麻烦,或会导致该病毒的传染性、致病性和免疫逃逸加强,但目前还缺乏足够的数据证实。毕竟,奥密克戎突变株现世时间还不长,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的了解还很有限。

王鸣表示,科学家还需要时间去做相关研究、收集证据。即便可能有免疫逃逸,还要看到根据以往突变株的研究,虽然疫苗针对轻症病例的防护有效性下降了,但对更为关键的重症病例防护受影响的不多。所以没必要无端制造恐慌。

奥密克戎突变株确实具有“超级毒株”的潜质,需要特别重视,但目前不宜过度解读这一突变株的实际危害,更不必恐慌。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抗击新冠疫情的机制。王鸣认为,现阶段应继续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把好国门,坚持科学检测和防控隔离手段,随时准备迅速扑灭新的疫情。

同时,仍要加快接种加强针,尽快覆盖更广泛的人群,真正建立起全国性的免疫屏障。对于个人来说,除了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之外,减少疫区旅行、戴好口罩、注意洗手,仍然是关键而有效的防疫措施。

最后,王鸣也表示,从南非频发新冠病毒变异的分析,得到了两点启示:

1、世界是个地球村,村民必须统一行动,接种新冠疫苗必须达到同一水平,才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因此,尽快加速全球薄弱地区的疫苗接种,才是预防再次出现“超级毒株”的关键。

同理,在社区,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别人接种疫苗,自己在旁边看热闹而无所作为,靠别人建立免疫屏障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这无疑是自私和愚蠢的行为;

2、预防传染病,不应孤立地看待某一种传染病,传染病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如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若再感染新冠病毒,就有可能因为新冠病毒长期得不到清除而成为发生变异的温床。

最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王鸣也希望大众提高主动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同时今冬明春注意预防新冠病毒与流感感染的叠加。

世卫组织:尚不清楚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及致病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在11月28日发布的“已知信息汇总摘要”中指出,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有几处突变可能对其传播能力和致病程度产生影响,但目前尚不清楚奥密克戎毒株是否比其他变异株更具传染性,以及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此前,世卫组织已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导致再感染的风险可能增加,但信息有限,世卫组织正与合作伙伴进行研究,以了解奥密克戎毒株对现有新冠疫苗有效性和检测工具的影响。

上一页4/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