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宝宝中耳炎症状
听力障碍的疾病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压力,我们在生活中怀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孩子出生以后更要注意,防止听力障碍给孩子们造成伤害,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好防御的工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力障碍的防御都有哪些吧!
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是避免遗传性听力障碍的有效途径。对于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要进行遗传学检查和评价,避免近亲结婚,强调婚前医学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
孕期检查.妇女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在前三个月以内,往往是胎儿内耳发育阶段,要注意避免接触耳毒性药物、物理射线的照射、病毒感染、一氧化碳中毒等易引起胎儿内耳发育畸形的因素。
婴幼儿期听力障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4岁以前的婴儿听力能力对于言语的习得非常重要,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可以导致小儿语言发育迟滞、构音障碍以及不能获得语言。早期发现儿童的听力障碍,早期进行介入干预,可以避免因听力障碍带来的社会沟通能力障碍,具有现实意义。
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上要合理用药,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尤其对于婴幼儿、家族成员易感者、以往应用过类似药物的以及听力轻度异常的个体。
听力障碍的防御我们都清楚了,孩子是我们的宝贝,我们一定要积极的治疗,我们按照上面介绍的要求去做,防止听力障碍出现在我们的身上,我们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避免听力障碍出现在我们的身上,祝患者们身体健康!
分泌性中耳炎
家长有时候会发现,宝宝的耳朵里有一些奇怪的黄色液体,因为宝宝也没有谈及哪里不舒服,家长也没当一回事。其实这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分泌性中耳炎会影响宝宝的耳部健康,还能影响到宝宝的听力。那么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分泌性中耳炎又该如何护理呢?
宝宝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宝宝分泌性中耳炎为自限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率,在给予有创治疗前患者应该严密观察3个月。分泌性中耳炎是否自愈取决于病因及积液时间的长短。由急性中耳炎遗留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约75%~90%在3个月时可以自愈,鼓室压图由B转为A、C型。
约55%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在3个月时自愈,但是,约1/3的患儿可能加重。在起病时间不祥的2~4岁的患儿中,约25%的患儿自愈时间为3个月。婴儿和小小儿的自愈率更高。2岁以上双耳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在3月以上患儿,在6~l2个月时其自愈者约为30%。
对于处于观察阶段的非高危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无论是药物还是手术干预则百害而无一利,而观察等待对非高危患儿则无害处。需要告知家人患儿听力差,尤其是双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制定改善患儿聆听和学习环境的措施和方案,定期复查,并进行气压耳镜和鼓室压图检查。
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1、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父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切不可盲目乱用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可以使药物更快地到达病灶,发挥作用。
2、向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在给孩子滴药的时候,可以让他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在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孩子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
3、假如孩子的耳朵有出脓的现象,应先用3%双氧水清洁他的耳道,然后再滴药。孩子滴药后要侧卧,待药液渗入组织后再起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