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 > > 正文

嫦娥生物参与“生态围棋”,聂卫平马晓春上演“双龙会”

image.png

(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华鲟之父”危起伟、棋圣聂卫平、嫦娥生物股份董事长林国华)

5月22日,“龙耀长江,棋谱华章”2024聂卫平马晓春武汉“双龙杯”围棋赛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公益放流活动,在长江上举行。

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主席、棋圣聂卫平与中国首位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在长江游轮上展开巅峰对弈,为这场公益活动画龙点睛。

“双龙杯”围棋赛不仅仅是大师之间的博弈,更是借助围棋智慧来传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人类必须为动物保留生存空间,给它们留下生存的“气口”,这是防止物种灭绝的关键所在。

当天,300余尾中华鲟幼苗被放流至长江,这将对保护长江鲟鱼和修复长江生态系统起到积极作用。

image.png

(嫦娥生物股份董事长林国华现场放流中华鲟)

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近十年来,嫦娥生物股份致力于中华鲟的人工养殖和科技开发,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开展鲟鱼保护技术研究与攻关,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养殖基地及完整的鲟鱼产业链,包括饲料生产、养殖管理、高值应用、市场营销等环节。

嫦娥生物股份的实践,不但没有给野生鲟鱼种群带来不利影响,反而在人工增殖放流、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image.png

(嫦娥生物股份鲟鱼养殖基地一角)

放流活动结束后,嫦娥生物股份董事长林国华一行前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华鲟保护工作站参观。

image.pn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华鲟保护工作站)

谈及中华鲟的保护现状,著名水生物专家危起伟教授神色凝重:“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中华鲟的栖息地正日益缩减,这一珍稀物种已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我们不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未来或许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它们的化石了。”他透露,“每年我们都会放归约100万条中华鲟幼苗,但遗憾的是,每年洄游至葛洲坝下繁殖的中华鲟数量已从1982年的1000多尾锐减到目前的10余尾。中华鲟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且任务繁重。”

物种保护并非仅仅是单纯地保护动物本身,而是要致力于保护它们所栖息的整个生态系统。值得欣慰的是,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正式启动以来,长江生态系统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为中华鲟等珍稀物种的繁衍生息创造了有利条件。

嫦娥生物股份董事长林国华表示,嫦娥生物股份视技术创新为鲟鱼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中华鲟的保护工作贡献重要力量。(梁启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