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快速导航
>名人与中医

皇子朱橚倾情中医

作者:中华网 2019-12-16 17:24:39

此后,朱橚又开始了植物学研究。因为身为皇族子弟,非特旨不得随意外出,他便组织人力购求、采集植物多达400、500种,并植于王府之“龙窝”园圃。“躬自阅视,俟其滋长成熟”,召画工临摹描绘,逐一注明植物可食部位及食用方法。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救荒本草》编成并刊行于世。全书4卷,收录草、木、米谷、果、菜类共414种,其中引用前人本草138种,新增276种。融农学、植物学与本草知识为一体,是我国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救荒本草》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进一步发展了“药食同源”思想。其中,总结了一些药学理论。诸如,中药的“四气五味”“七情”思想、配伍理论和相使关系,在叙述中,均提及每种野生植物的药用疗效。对药物的描述方法形象、具体,如:菖蒲“其根盘曲有节,状如马鞭”,旋复花“开花似铜钱大”。记载了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产地类型,如:苍术“嵩山茅山者佳”,柴胡“生丹州结青子与他处不类”,枸杞“陕西枸杞,甘美异于诸处”等等。记录了药用价值以及正确的服用方法,如:无花果“今人传说治心痛,用叶煎汤甚效。”还对植物进行了分析,去伪存真,纠正前人错误,如:“金银花……本草中不言善治痈发背,近代名人用之奇效。”同时,涉及日常饮食保健,如:地榆“根亦可酿药酒。”苍术、地黄“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救荒本草》对后人的影响非常之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颇详明可据”。不仅从中引录了植物和画图,而且吸收了先进的描述方法,按照植物的“形态”“性味”“生境”“用途”等作为分类依据。陈嘉谟编著《本草蒙荃》时也采用了朱橚的某些方法。朱橚对野生植物食用价值的研究传播到日本等国并引领了相关研究,领先于欧美400余年。

朱橚的人生转型非常成功,他或许在前期也有过争夺皇位的想法,但当彻底明白政治处境后,毅然选择不问政治,这为他带来善终的结局,也为其子孙树立了榜样,朱橚家族也是明朝众多藩王中繁衍最快、人丁最盛的家族之一,同时也是文化素质比较优秀的一支,自朱橚以来,家传学问,书香永继,产生了一大批学者、文人。朱橚身为皇子,却一生倾情中医,组织医家编写了多部医学著作流传后世,意义深远,这不仅源于对中医的热爱,也是与他的济世情怀分不开的。(作者单位为西安工业大学)

上一页2/2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