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刘老学徒的期间,刘老给我讲过许多个“重要”,如他说小柴胡汤重要,说苓桂术甘汤重要,说火证重要,说望诊很重要。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说八纲重要和脉诊重要。一次门诊结束后,他一面往门外走,一面对跟在身后的我说:“八纲非常重要!”又有一次在北京东四国医之家看诊后回家的路上,他仿佛是自言自语,也仿佛是对我说:“脉诊太重要了!”这两次,他都只说了短短几个字,我竖着耳朵准备接听下面的话,他却停止了讲话。他一上午看过50多名患者太累了。后来我一直琢磨这两句话的分量。我相信老师当时是在一上午看诊过后有感而发,相信那是老师从医几十年的真知灼见。
说到脉诊,记得我校一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博士对我说:“我怎么觉得你们中医诊脉只是一个形式,一个过场啊?”她错了!中医脉诊具有重要价值。这么多年来,我认真诊脉,体会颇深。正是老师的指引,让我坚持、固守。唯深尝才有真味,所入愈深,所见愈奇。
至于八纲,说实话,早年我对八纲是不太重视的;我认为八纲不过是几条粗线条,不具体,不精细,大而化之。正是老师的那句话让我心头一惊。随着跟老师临证增多,自己实践增多,所见复杂病例增多,渐渐认识到八纲的重要性。钜夫师兄问我:你说刘老讲八纲很重要,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我说,刘老说八纲是大方向;在临床上,大方向不能搞错。病证越复杂,八纲越要紧。阴证用阳药,阳证用阴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就是大方向。近十年来,我对虚实二纲的体会尤深。
刘老教学生,要求学生摒弃门户之见,转益多师。还是在我当他徒弟的时候,有一次他对我说:“延龄,你啥时候去跟赵老(赵绍琴)抄抄方就好了。”老师这是点拨我,可是我当时只是诺诺,竟然没有行动。多少年来,每思及此事,皆欲顿足捶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