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快速导航
>名人与中医

中医伟大的师者

作者:中华网 2019-12-16 17:24:05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钜夫师兄给我讲的祝谌予先生的故事。有一次,祝老教给钜夫师兄一张药方,钜夫师兄高兴地开玩笑说,老话讲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您总是把好的药方教给我们,您不担心我们超过您啊。祝谌予哈哈大笑说,我很高兴你们超过我,我不怕你们超过我。不过,老先生故作认真地说,你们不太容易超过我。因为你们在学,我也在学;你们在进步,我也在进步。老先生用这样的话鼓励、激励学生。

在我的记忆里,刘老与祝老对学生的愿望和期待完全相同。刘老与祝老一样,从来没有停止学习。他不停地读书,不停地写作,不停地看诊,所以他总在进步。作为他的徒弟,我们怎么能够跟得上他的脚步?我们怎么能够望其项背?

“中医师承,既要师父会教,也要徒弟会学”

刘老对学生像春风,温暖和煦,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他善于鼓励学生,为学生提供学习与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增强信心。1987年秋天,刘老带我去杭州参加浙江中医学院何任先生主持的《金匮要略》校注课题论证会,在讨论“胸痹缓急者”问题时,他察觉我似乎想发言,便鼓励我:“延龄,你也说两句吧。”年少气盛的我还真的自不量力地说了几句。我说“缓急”指的应该是患者的主观感觉,胸痹疼痛伴有一阵紧缩一阵放松的感觉。我注意到在我发言时,老师始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脸上带着他那特有的温和而善良的微笑。正是他的眼光和微笑给了我的力量,才让我不至于过于紧张而磕磕巴巴说不出话来。

刘老善于教导学生,他的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简明扼要的特点。《内经》有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刘老的教学就具有《内经》所说“知其要者”的特点,不拖泥带水,不散漫无边,不巧言多辩。多言善辩者,往往有多歧亡羊之弊。钜夫师兄说,刘老教学,讲的都是干货。你看刘老的一些著作,《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临证指要》,语言都很简要、简洁,用一个通俗的说法,是干净,并不旁征博引,并不洋洋洒洒。虽然不旁征博引,依然反映出老师的博学;不博不足以返约,不博不可能至简。刘老之为文,虽非古文所作,实有汉唐医学的朴素风格。

上一页4/7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