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快速导航
>名人与中医

张志远:学高身正无愧师 锦章流韵千秋誉

作者:中华网 2019-12-16 15:42:36

我的恩师张志远教授于2017年11月7日仙逝,大师远去,作为弟子,肝肠寸断,恩师音容笑貌,至今仍在眼前,每思及恩师,心中有敬仰,有钦佩,有不舍,今清明节将至,撰文一篇,以表思念之情。

张志远教授1920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幼入私塾读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后承父命,拜耕读山人为师,学习医学。张老弱冠时,曾在天津、德州等地行医。1955年山东省卫生厅中医处为加强对中医学术的研究,拟筹办山东省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班。但因当时建所相关的专业人才奇缺,故先以山东省中医研究所的名义从全省范围内招揽中医精英,以筹办第一期中医研究班。1956年6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的张志远被当地卫生部门推荐至山东省中医研究班学习,成为第一期研究班学员。1957年研究班结业后,张志远因学识丰富且有培养前途而被留至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师,为全省中医界培养师资。1958年,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成立,张志远先生成为山东中医学院建院“八大讲师”之一。

自1957年始,张先生从教数十年,可谓桃李满天下。张先生知识面广,无论是基础类课程还是临床类课程,他均可以承担。他先后讲过基础类的课程如《中医医史》《伤寒论》《中药学》《中医各家学说》等,也讲过临床类的课程如《中医妇科》《中医内科学》等。先生对于所讲授课程都成竹在胸,脱稿讲课,听过张先生讲课的人无不敬佩其博学多才。

先生之所以脱稿授课,是其父亲对他的要求,先生自年轻时便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外地的学者请先生去讲学,先生从不带讲稿。别人有时征求他的意见,问他想讲什么,张先生说:“想学什么你说吧,我什么都可以讲。”张先生学问之高,在山东中医学院是出了名的,全校的人均称他是“活字典”,张先生就是有这样的气魄!比如有一次去苏州开会,遇到上海中医学院的裘沛然老,裘老请先生到上海讲学,希望给上海中医学院的师生讲讲徐灵胎的家世、生平和著作及对后世的影响。裘老是中午在火车上吃饭的时候跟先生提出邀请的,下午就安排开讲,间隔时间只有3个小时。裘沛然老担心:时间这么短,突然发出邀请,张先生能准备好吗?先生欣然同意,并说:“这是硬功夫,把学问搞熟了,它就在你的脑子里。”先生96岁时受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邀请为全省中医骨干培训班连续讲课近4个小时,依然是脱稿讲授,作为弟子的我自愧弗如!张先生讲课时对本科生实行启发式教学,给研究生或青年教师讲课时则采用百鸟捧日、连环跳跃法等。这些方法来源于先生的老师耕读山人及清代一些老先生讲文、史、哲时所用的方法。先生有时讲授《伤寒论》《金匮要略》即采用连环跳跃法,从“横”的方面一以贯之,纵横结合,以横为主,找出内在逻辑,突出证、方、药、治。

张先生对弟子总是诲人不倦,我自毕业之后留在中医医史教研室工作,在做学问方面,张先生总是在关键之处加以点拨,提点我读书做学问。在先生的指导下,我阅读了大量书籍,为以后做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生对学生品德也有严格的要求,他一生历史清白、淡泊名利,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先生常说:“我希望安安静静地研究学问,对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此生足矣。”他说:“现在的人名利思想占百分之八十。我收学生有个标准,德要占百分之九十,才能占十分之一,我不要有才无德的人。现在有些人,学历很高,但德行不高,反把这一生都误了。”

先生著述等身,是集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文献、中医临床于一身的大家,代表作《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有57万多字,因原稿字数过多,先生整理成书时删去了五分之三,即原稿是140多万字的巨著。作为弟子,我对先生写作此书的过程是亲见亲闻的,用先生自己的话说便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历四十年写成的”。先生利用业余时间,带着干粮背着水,到各个图书馆查阅资料。总之,先生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四十余年的时间,获取了一万多种参考文献,才著成此巨著。

先生在临床方面的著作亦很多,《国医大师张志远用药手记》《张志远临证七十年日知录》《张志远临证七十年医话录》《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国医大师张志远医论医话》《国医大师张志远习方心悟》《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碎金录》等临床著作是他一辈子的临床经验结晶。先生自弱冠行医,已历70余年,上世纪50年代末期,先生留在山东中医学院任教,但并未放弃临床,而是仍在临床行医,给学生临床带教。97岁高龄时,先生仍拄着拐杖,风雨无阻,一周5个半天在门诊为患者诊病,在去世前的20天还在上门诊!

张先生曾说过:“过去中医界老师带徒弟会有所保留,所谓传理不传方,传法不传药,传药不传量,传量不传巧。这也致使有些宝贵的经验不能传下来。”所谓“传理不传方”,即给徒弟讲大道理,但不给徒弟方子;“传法不传药”是将方法告诉徒弟,不传药;“传药不传量”,将所用的药物给徒弟讲授,但不谈剂量。此药的剂量在什么情况下多用,在什么情况下少用,不谈剂量问题;“传量不传巧”,剂量告诉徒弟,但其中用药之“巧”,师父就抱着不放了。先生说:“这些经验,我都传授出去,既传道,也传方;既传药,也传量,传应用之巧。我如今已90余岁,把这些经验传出去我也好一身轻松,回归道山了。”先生的临床著作出版后,一位近六十岁的老中医评价,这些书中全是干货,是真正的名老中医经验!

医院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