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月23日孙中山出现黄疸及肝肿大,26日入协和医院,当天上午,孙中山在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打开腹腔后,医生确诊其为肝癌晚期,无法施治。2月17日,时任协和医院院长刘瑞恒正式以英文通知孙中山家属,认为已无法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孙中山的治疗问题有几种不同声音:一是以宋庆龄、张静江为首极力主张请中医治疗;二是汤尔和等西医师坚决反对请中医治疗;三是孙科和汪精卫则犹豫不定。宋庆龄等人都请孙中山改用中医。但当时西医院中是容不得中医、中药的,协和医院的态度十分明确,要服用中药就必须搬出医院,即便是孙中山也不能例外。孙中山认为:“在医院受西医诊视,而阴服中药,以不诚待人,此绝不可以。如必须用中医,须迁出医院再议。”2月18日,孙中山办理出院手续,迁至铁狮子胡同行馆。中华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年谱》明确记载,他“自协和医院移居铁狮子胡同行馆,改聘中医治疗”。《国父年谱初稿》下册同样记载着:“是日,先生离协和医,乘医院特备汽车,缓驶至铁狮子胡同行辕。家属及好友同志多以为医院既经宣告绝望,仍当不惜采取任何方法,以延长先生寿命。于是有推荐中医陆仲安者;因陆曾医治胡适博士,若由胡进言,先生或不峻拒……胡乃偕陆同往。胡先入卧室进言。先生语胡曰:‘适之!你知道我是学西医的人。’胡谓:‘不妨一试,服药与否再由先生决定。’”梁实秋在一篇怀念胡适的文章里也证实了这一点,“孙中山病危时……改试中医。由胡适偕名医陆仲安前往诊视”。陆仲安诊视后,处以“益气养阴柔肝方”。孙中山服药后,身体状况大为好转,脚肿消尽。后来孙中山腹水严重,江苏中医王子贤又为其处方“五皮饮”加减,服后小便通畅,症状减轻,孙中山赞许说“中医有中医的特长”。在孙中山病逝前的8天里,每天用人参汤濡唇。虽然中药并没有治愈孙中山的肝癌,却延长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