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的息肉基底比较宽,盲目直接切除会有出血的风险,要抽血查一下凝血功能也就是血液凝固时间是正常的再切,会比较放心点。
4、有些人由于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这类人群如果发现比较大的息肉也不能马上切除,因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有增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风险,万一真的切出血了在非麻醉状态下止血也是比较麻烦棘手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一类人也是要重新预约时间再来切除。
5、息肉大于2cm的息肉要排除一下有没有癌变的可能,有没有往更深的肌肉层生长了,所以要重新预约一个时间做一下超声胃肠镜,必要时还要进一步检查一下CT和磁共振等。如果息肉已经癌变并且已经往粘膜下深部生长那就不适合在胃肠镜下切除了,要进一步开刀做手术切除。
四、切完息肉后要多久复查?
因为大肠息肉术后容易复发,所以应定期复查肠镜,复查的频率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单个良性大肠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大肠镜,连续2~3年检查无异常,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大肠镜。
多个良性大肠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大肠镜检查。
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病人可1~2年随访1次。
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内瘤变的,病人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
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和锯齿状腺瘤容易复发和癌变,应当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
有家族史的,要根据病理结果,遵医嘱进行更为频繁的复查和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90%的人长有肠息肉却没有任何症状,除非息肉非常大了,或者癌变了,才会有腹痛、便秘、便血等症状。
我们发现的胃肠道息肉,几乎全部都是做胃肠镜体检的无意发现的,所以消化科医生建议:
即使没有任何胃肠道的不适,如果到了40岁,也应该尽早做一次肠镜,此时,如果有息肉,大多都还是良性的,及时切除掉,就能防止演变成肠癌。
特别是有胃肠癌家族史的朋友,更要提前到30岁左右做一次肠镜,这样更为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