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人一旦发现身边的人患有白癜风,便不自觉地疏远,甚至连握手、共同用餐都避之不及,仿佛白癜风是一种会迅速蔓延的可怕传染病。这种误解在社会上流传已久,给广大白癜风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交。近日,央视一档科普节目聚焦这一话题,通过严谨的实验专家的解读,击碎了这传长达20年的谣言。
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讲,白癜风是一种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神经化学、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在白癜风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研究已发现50多个与白癜风易感性相关的基因点位 。而自身免疫因素则是发病的核心环节,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如同失控的“军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黑素细胞,致使黑色素生成减少,从而在皮肤上形成白斑。
为了直观地向大众揭示白癜风不具有传染性这一真相,央视节目组邀请了专业皮肤科医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验。实验选取了一位白癜风患者和一位健康志愿者,在模拟日常生活场景下,让他们进行一系列亲密接触,包括握手、拥抱、共用毛巾等。随后,医生分别对健康志愿者接触过患者的部位皮肤进行采样检测,利用的检测技术,在高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皮肤细胞的结构和成分,同时检测是否存在病原体。经过多轮严格检测,结果显示志愿者的皮肤细胞一切正常,未检测到任何与白癜风相关的病原体。
皮肤科专家在节目中进一步解释,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要素 。而白癜风的发病并非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患者的皮肤也不是传染源,所以不存在传播途径,与患者的日常接触不会导致他人患病。在2025年发布的《白癜风诊疗指南》中,也明确强调白癜风不具有传染性,与患者共同生活、工作无需采取特殊隔离措施 。这不仅是对医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也为广大民众消除了对白癜风的恐惧和误解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