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健康频道>健康专栏 > > 正文

警惕!10个容易诱发心脏性猝死的生活习惯 可能诱发猝死的坏习惯

当机体过度劳累时,交感神经会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同时大量血管活性物质分泌,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由于血管变细,一方面心脏将血液压打入血管中变的困难,另一方面血管也会承受巨大的冲击力。久而久之,心脏和血管都会严重受损,发生急性及心梗死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长时间洗澡、泡澡

洗澡时水温过高会加快体内血液循环速度,导致心率异常。另外,洗澡时间过长,也会因为身处密闭空间,空气不流通,导致胸闷、心慌、心脏不舒服。

所以应避免在刚吃饱或者饿肚子的时候洗澡,洗澡水温控制在35~38度以内,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年纪较大的人最好由年轻人帮着洗。

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容易出现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血的症状,同时也容易使得本来就有心脑血管病的人诱发心肌梗死。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运动时建议选择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等等,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一旦在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现象,立即停止休息。

出现极端情绪

当人在极度悲伤和愤怒时,有可能会出现胸痛、气短、胸闷等症状,医学上叫“心碎综合症”。

平常要放宽心,注意多休息,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生气。

久坐不动

看电视、玩手机、工作......如果久坐不动,血液流动缓慢,容易造成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阻塞大脑、心肺血管,导致猝死。

建议每坐三十分钟就起来活动一下,穿宽松舒适的衣物,多喝水、多上厕所,多多活动手脚。

迅速起床

当你被闹钟叫醒,在半梦半醒时从床上忽然坐起来,快速呼吸、心跳都会加速血液流动,这对心血管的考验很大,如果突然坐起来或者马上下地站立,心脏容易受伤,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上一页2/4下一页全文

医院资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