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早期较隐匿如何防护
尘肺是目前在我国影响面广、发病率高、危害较为突出的一类职业性慢性疾病。由于尘肺早期多无不适症状,诊断又较困难,所以重视防护和定期体检是尘肺防治的重要工作。粉尘,又称沙尘、灰尘、尘埃、矿尘、砂尘等,通俗讲为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粉尘可分为无机粉尘(矿物性粉、金属性粉尘等)、有机粉尘(动物毛丝、植物棉麻草木等)和混合性粉尘,也分为生产性粉尘和生活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十分广泛,如矿山开采、矿石粉碎、清砂、水泥加工、化工颗粒原料加工包装等过程。生产性粉尘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可诱发多种疾病。
尘肺是由于长时间吸入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在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尘肺称为职业性尘肺,这是相对于我国西北地区因长期接触沙尘暴吸入粉尘引起的生活性尘肺而言的。
当然,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防护沙尘、雾霾,改善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
目前根据工种、粉尘的种类将尘肺分为13种,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其他尘肺。
尘肺早期诊断较困难
进入人体的粉尘可引起多种疾病与损伤,除了尘肺以外,粉尘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过敏性鼻炎、免疫性疾病,以及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疾病也有关。另外,粉尘吸入与癌症的发生也密切相关。
尘肺可引起多种多样的临床不适,但初期可以无任何不适,仅在体检或者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尘肺进展后可有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后期可引起严重缺氧及致命性全身多器官损伤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