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孩子是中耳炎的高发人群,因此家长要重视日常的预防措施,让孩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那么,儿童如何预防中耳炎呢?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
儿童预防中耳炎的方法
一、妈妈们在生活中要合理的安排孩子每日的饮食,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以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同时卧室应定时通风换气,为宝宝营造一个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环境。
二、在孩子出生六个月后,家长要试着用温水给孩子擦澡,同时要注意保暖措施,不要让孩子受凉感冒。同时宝宝1岁后可以适时进行日光浴,每次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出现。
三、很多婴儿在日常被中耳炎危害,是由于在喂奶的时候不注意其体位。建议妈妈们在让孩子吃奶的时候,不要让孩子平卧太久,应经常调换姿势,以改善后鼻孔循环,防止淤血。同时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中耳炎的侵袭。
中耳炎的治疗
怎么知道宝宝患上了中耳炎了呢?宝宝患上中耳炎可是大事情呀,中耳炎一旦严重会影响宝宝的听力。所以妈妈在这方面就要引起注意了,中耳炎的表现症状有?怎么去治疗?中耳炎怎么去预防等等,都是需要了解的哦。
一、宝宝中耳炎的症状
1、发烧
发烧是急性中耳炎的代表症状。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2、挠耳朵
孩子在2岁以前是说不清自己什么地方疼的,不过,他会用行动告诉你。如果他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3、左右摇头
左右摇头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征。因为耳朵里不舒服,宝宝会试图通过摇头来减轻症状。所以,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闹
孩子突然变得烦躁,不停地哭,而且夜里也因为疼痛而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5、耳朵积水
急性中耳炎发作时,中耳内会积水,鼓膜肿胀。鼓膜穿孔时,就会有黄色的分泌物流出。孩子耳朵周围如果出现干皮,就要注意了。
6、听力不好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二、宝宝中耳炎的治疗
1、口服抗生素治疗
专家表示,通常医生会先开立抗生素治疗,并搭配鼻咽管黏液抽吸,疗程约10天,假使幼儿服用抗生素2~3天后,仍持续有发烧(退烧之后,隔一阵子又发烧)和耳痛的状况,那么请家长带宝宝复诊,医生可能会考虑更换抗生素治疗。
2.耳膜切开引流手术
假使中耳炎患者经规律服药超过六周,耳膜发炎的症状仍未改善,医生会视状况建议施予耳膜切开引流手术,不过因为幼儿年纪太小,加上现今的抗生素治疗相当进步,所以进行手术治疗的机率较低。
三、宝宝中耳炎的预防
1、天气寒冷或气候变化剧烈时,要让孩子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在孩子洗澡、洗头前,要用消毒棉球填塞他的两个耳孔,防止污水进入耳朵。此外,不要让孩子跳水或游泳,防止因鼓膜破裂而导致听力受损。
3、孩子的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要让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葱、蒜等,以防热毒内攻。平时,也可以让孩子多吃一点清火败毒的食物,如金银花露、绿豆汤等。
中耳炎的学问还是挺多的,如果妈妈们觉得一时消化不了,那么一样一样来。先了解中耳炎的症状,再到其治疗以及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