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流口水怎么回事
在我们睡觉时,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流口水了。无论是宝宝还是成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先来了解宝宝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流口水在婴儿出牙期较明显,这个时期口腔是婴儿获得满足的重要器官。唾液增多会减轻齿龈的疼痛感,口水增多是生理现象,不是疾病,没必要治疗,只注意护理就可以了。流口水的状况到宝宝年龄稍长、吞咽能力及嘴唇的闭合能力增强、牙齿逐渐萌芽、口腔容积深度逐渐增加后,会有所改善,妈妈不必过于担心。
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发达,出生后每天唾液量仅仅50—80毫升。由于唾液分泌少,口腔粘膜开始增加,到5、6个月时增加的更多。特别是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出牙,三叉神经受到刺激,唾液分泌量明显增多。由于小婴儿会吞咽口腔内过多的唾液,所以经常流口水,这是生理性流涎,不是疾病,没必要治疗,只注意护理就可以了。流口水的状况到宝宝年龄稍长,吞咽能力及嘴唇的闭合能力增强、牙齿逐渐萌芽、口腔容积深度逐渐增加后,会有所改善,一般小孩长到两三岁就不会流涎了,因此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
病理性流涎是指口腔粘膜发炎、溃疡或者神经系统疾病造成唾液过多或不能吞咽,需及时进行治疗。
宝宝睡眠宝宝睡觉流口水怎么办
1.如果宝宝睡觉时流口水很严重,那么妈妈要做好清洁工作,尤其是宝宝口腔附近的肌肤,要每天用清水给宝宝清洁,以防止脸部、颈部出现湿疹。
2.我们知道在唾液中含有细菌、淀粉酶等物质,它们对肌肤有刺激性作用。如果宝宝流口水,而爸爸妈妈没有精心护理,唾液在宝宝肌肤上会使身上出现小红点或者湿疹,这时,妈妈要及时给宝宝涂护肤霜或者使用药物治疗。
3.禁止使用粗糙的毛巾给宝宝擦脸,它会伤害宝宝的肌肤,要使用柔软的毛巾或手绢给宝宝清洁,保持宝宝脸部周围干燥清洁。
4.给宝宝围个小围嘴,要柔软,厚实,吸水的布料,这样即使宝宝流口水,也不会弄湿颈部等地方。
5.在宝宝长牙期,妈妈可以给宝宝适当硬度的东西让他们咬着,这样会减少牙龈刺激,分泌出更多的唾液,减少流口水现象。
6.如果宝宝身上出现湿疹、或者肌肤糜烂等问题,妈妈要带宝宝及时就医。在宝宝恢复治疗期间,要保持宝宝肌肤干净清爽,如有必要可以在宝宝睡熟的时候,涂抹抗生素或者止痒的药物。
儿童脑炎症状及表现
宝宝流口水的原因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是由于宝宝唾液腺发育导致唾液增加,而病理性原因则预兆着宝宝患了某些疾病。宝宝流口水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呢,小编为你一一支招。
宝宝生理性流口水原因
宝宝生理性流口水是很正常的宝宝发育成长必有产物,妈妈们也不用担心。随着宝宝的消化器官的发育,饮食业逐步从母乳喂养变成混合喂养。如果辅食中添加了淀粉,会使唾液的分泌量增强,同时婴儿乳牙也开始萌出,牙龈受到刺激,也会刺激唾液分泌而使口水增多。再加上婴儿的口腔浅,不会把多余的口水及时吞咽下去,过多的口水就会顺着嘴角流出来。
婴儿口腔结构是宝宝经常流口水的原因之一。当宝宝从卧位转变为站位的时候,由于宝宝口腔浅,口底浅,不能自主控制口腔唾液的含量,也不能自主吞咽口水导致宝宝容易导致流口水。妈妈还可以经常可以听到宝宝喉咙处发出“咕噜、咕噜”或“呼哧、呼哧”的“痰”声,这个也是宝宝口水多导致的呢!
宝宝流口水,妈妈怎么办?
1、妈妈遇到宝宝生理性流口水的话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宝宝流口水会随着月龄增加而减轻。妈妈只需要注意衣服的卫生即可。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慢慢学会如何自主吞咽口水的时候,宝宝流口水这种情况就会逐步好转或消失。但好转或消失的时间每个小儿都不一样,早的在8~9个月就消失了,迟的到2岁左右可能还流着口水。如果过了正常时期还在流口水的婴儿,应该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诊治。
2、给宝宝准备各式围嘴是保护衣物,养成宝宝爱卫生好习惯的好帮手。围嘴是婴儿特殊衣物之一,也是妈妈的照顾宝宝的小帮手。围嘴不仅可以保护外衣不被弄脏,还是一种装饰品,洁白的围嘴还可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整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此外,围嘴应经常保持整洁和干燥,这样宝宝才会感到舒服,乐于使用。
3、除了使用围嘴,妈妈还要注意经常给宝宝擦干净嘴边、下巴的口水,以免口水浸剂下巴、嘴边导致溃烂的发生。对常常流口水的婴儿,妈妈护理宝宝的时侯应该准备柔软的纸巾,随时为他们擦去嘴边的口水,擦时不可用力,轻轻将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损伤局部皮肤。常用温水洗净口水流到处,然后涂上油脂,以保护下巴和颈部的皮肤。
4、宝宝的衣物要注意卫生,勤清洁以免滋生细菌。宝宝的上衣、枕头、被褥常常被口水污染要勤洗勤晒。
3个月宝宝病理性流口水怎么办?
3个月宝宝生理性流口水现象家长不需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性流涎就会慢慢消退。但有某些疾病比如是口腔炎、溃疡、脑炎等的症状也是不断流涎,妈妈就不能轻视了。例如口腔炎、口腔溃疡、口角炎、脑炎等等,孩子如果有上述病症也会有流口水的现象,所以家长应该及时观察宝宝的一些异常现象,排出病理性流口水的可能再用心护理宝宝,如果是病理性的应该及时就医对症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