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的婴儿体温37度正常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要重视对疾病的及时治疗,由于孩子的抵抗力低,发烧也是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那么,小孩腋下37度算发烧吗?
小孩腋下37度算发烧吗
孩子腋下体温37.3不算发烧,因为孩子由于身体处于发育旺盛的时期,基础代谢率高。所以体温也高,一般比成年人高0.5度(成年人腋下体温为36-37度),临床上只要孩子的体温不超37.5度就不算是发烧,建议注意增加孩子体温检测次数就可以,目前没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
可以用温水为宝宝擦浴,在保持室内温度的同时,注意通风即可。可以给他多喝水,可以用生姜煮水喝,帮助发汗,出汗也能降温退烧。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其他异常,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咳嗽,或者体温持续升高,在送医院就诊。正常体温在36-37,超过37度算是低烧,若超过38度就是高烧啦。
孩子什么情况是发烧
一般来讲体温以肛温为最高,口腔量的温度次之,腋温最低,温度差约在0.3℃-0.5℃。
目前判断发热是以腋下温度为标准,低热37.4℃-38℃,中等发热38℃-39℃,高热39℃-41℃,超高热41℃以上。
每个人的体温水平不一样,小孩子的体温,尤其是新生儿的体温,还会受到气温的高低而波动。
因此有时儿童体温超过37℃,家长以为孩子发热了,急忙到医院就诊,但其实孩子很好,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孩子发热的时候,不仅仅要看体温本身的高低,还要分析孩子的情况和气候的因素。
此外,一天之内人体温度也会波动,以一日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之间的差异作为判断参考,正常体温差异一般不超过1℃。
量完体温之后,还要看孩子本身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咳嗽、流鼻涕、打喷嚏、鼻子塞、咽痛、腹痛、腹泻、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精神极其重要,对于发热的孩子要观察他的精神好不好,如果精神好,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一个月大婴儿体温多少正常
新生儿的体温跟大人一样吗
新生儿体温和成人体温并不同。新生儿体温稍高于成人,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装置尚未发育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此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
据观察,小儿腋温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温:上午36.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成人口腔温度为36.3℃~37.2℃,腋下体温的正常值是36度到37度,但一天当中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下午体温比上午高,而到晚上8点以后体温逐渐下降,到0~4点达到最低。
新生儿体温与成人体温的区别:
1、新生儿设定温度比成人高所以父母亲以手触感温的方式来探知孩子是否发烧并不可靠。新生儿中心体温大约摄氏37.5度,上下变动一度左右;较大儿童和成人体温36.8度,上下变动0.5度。
2、新生儿的体表面积相对于体重比成人大所以新生儿容易散热,当外界温度降低,如果没有保暖,他会比成人更怕冷。
3、新生儿肌肉组织少婴幼儿产热能力较差,很难像成人觉得寒冷就发抖,借着肌肉颤动收缩产生能量来维持体温。
4、新生儿血液循环受环境温度影响较成人大。所以天气热时,他会满脸通红;天气冷时,他会手脚冰冷,嘴唇青紫。
新生儿的体温多少是正常的
新生儿的正常体温是37到37.4,婴儿体温是36.8到37.3度,幼儿36.2到37度,37.5℃~38℃为低烧,38℃~39℃为中等度发烧,39℃以上为高烧。一般来说,刚出生的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度最好,因为这个时候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的生理代谢,由于新生宝宝体温调节能力差,很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影响,宝妈们要注意做好保暖或降温的工作。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体温超过37℃,也会以为孩子发低烧,于是带孩子到医院,要求医生给孩子做检查,但结果却一切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孩子的体温易于波动。感染、环境以及运动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孩子的体温发生变化。孩子体温的升高不一定就是异常,也就是说,体温的升高不一定就是发热。若有短暂的体温波动,但全身状况良好,又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家长就不应认为孩子在发烧。这位咨询的母亲就是把孩子在哭闹、吃奶后正常的体温升高误认为发烧了。
其实,就像我们大人在运动后体温会有所升高一样,小儿哭闹、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动后,体温也会升高。一般情况下,体温不会升得太高,多为37.5℃~38.0℃之间。体温升高是由于哭闹、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动导致肌肉产生了更多的热量。这些原因导致的体温升高,在运动结束后会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说,不能只根据体温作为确定异常的指标。遇到这些情况时,家长可继续观察孩子体温的变化,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细心的妈妈有时用手触摸孩子,觉得孩子身体挺烫的。如果孩子吃奶后或哭闹后体温稍高,这种情况可以在孩子安静时或睡眠后再测体温。